一、调研方法
现场考察法(实地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法(入户调研问卷)、实验调研法(无人机拍摄)、经验总结法(现状问题总结及规划策略生成)
二、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一)现状分析:
根据线上资料收集和线下实地考察得知了当前小岭子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并对此作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方面的分析。
1.优势:小岭子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优势
(1)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良好基础:村庄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拥有种植玉米、花生、小麦得天独厚的优势,可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产品产量增加,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
(2)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村庄被河流所环绕,借助河流优势可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河流周边种植的杨树林可为养殖金蝉提供基础条件,为带动村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与动力。
(3)群众基础深厚,村民发展诉求强烈:村庄人口相对较少,人际关系较为密切,合作和团结意识较强,可以促进村庄居民的合作创业和共同发展。同时,农民逐渐冲破了传统安于现状的小农意识,重新树立了创新、进取、理性、开放的新思维,对农村环境、居住条件有了新要求,迫切希望改变农村现状,农民自身对发展农村有新的诉求。
(4)建设用地较集聚,农用地相对完整:建设用地的集聚有利于形成经济规模效应,产业集聚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和供应链,提高效益。此外,就业机会也更加集中,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动。
2.弱势:小岭子村建设发展的内在不足
(1)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短:村庄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乡村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乡村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
(3)村庄老龄化严重,缺少发展人才:村庄目前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存在空心化现象,经济发展人才紧缺,青年劳动力欠缺,科学技术掌握人才不足。
(4)建筑风格不统一,村容村貌有待提高:村庄新旧建筑混杂,所用材质等各不相同,建筑风格混乱;同时存在河流污染、河流干涸、垃圾堆放、污水沟外露、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一系列影响村容村貌的问题。
3.机会:小岭子村建设发展的外部机遇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1 世纪以来,我国给予乡村地区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乡村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创造了更好的环境。 从2005年的新农村,到2023年的和美乡村,国家在不断推行乡村振兴战略。
(2)农业科技革命的推动: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聚集了一批农业科研力量,在多年的农业实践中,研发、推广和储备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为促进乡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3)藏马镇总体规划的引导:近年来,藏南镇深入贯彻“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中央经济政策,落实“生态间隔”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镇、旅游活镇、农业富镇、民生和镇,以工业化思路规模流转农村土地,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建设。
4.威胁:小岭子村建设发展的外在威胁
(1)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农产品供应市场的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补贴和保护逐渐减少,农产品的进口市场关税处于一直下降的趋势,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增加了压力;我国乡村地区土地分散经营,没有产生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水平较低。
(2)资金筹措存在困难:长期以来,乡村经济相对落后,家庭负担大,乡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使乡村人口素质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文化水平。在乡村地区农户之间独立分散经营农业带来的收入有限,农民本身贫困,想要自筹资金发展乡村经济存在很大困难。
(3)地区发展差异明显:当前藏马镇地区发展不平衡,北部地区依托藏马山等优良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文旅,取得了较快的经济发展,而小岭子村所在的南部地区相较于北部地区来说竞争力较弱,发展机会较为局限。
(二)策略生成:
基于前期现状调研,团队围绕小岭子村的“生产、生态、生活”三方面提出规划策略:
1.产业发展方面:针对小岭子村的产业现状,进行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户进行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取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
2.生态空间整治方面:分别进行村庄河道整治规划、村庄道路系统整治规划、村庄公共空间规划、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村庄市政设施规划。
3.空间建设方面:分别从精神空间层面和物质空间层面入手,进行村庄文明建设和村庄住宅空间设计,从群众需求出发,切实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增强村民间凝聚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
三、讨论
(一)本课题调研方法的科学性:
本课题运用了多种调研方法,使用问卷调查法做了入户调研问卷以此收集具体和准确的村民生活居住情况和改造意愿的信息数据,使之后提出的规划建议更加具有针对性;使用实验调研法进行了无人机飞行拍摄以此了解更加全面清晰的小岭子村鸟瞰及平面现状样貌;使用行动调研法进行实地考察和居民访谈以此获取客观而准确的考察资料,直观上掌握了小岭子村的状况,使我们后期提出的改造规划建议更加可靠;使用经验总结法对本次线下实地考察和居民走访得知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归纳出小岭子村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部分内容,运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及生态与环境课程知识提出系统化解决策略。
(二)本课题调研结果的可靠性:
在前期村庄调研时,团队进行了线上和线下两个层次的调研,线上调研方面主要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政务网等官方网站上收集资料,以此获取小岭子村乃至藏马镇近几年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建设信息;线下调研方面团队进行了实地考察、居民访谈和入户填写调研问卷等,以此获取了更加准确的村镇现状信息,对小岭子村的基本情况及现状问题有更加充分真实的了解。在后期规划方案阶段,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不同专业的成员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别在建筑、景观设计及其他方面提出详细的规划建议,针对不同方面的问题用不同的专业课程知识解决,对症下药,避免千村一策,提高小岭子村村庄规划方案的可靠性。
(三)本调研成果的价值:
①全面充分了解村庄发展现存的制约因素和村民需求:本次在小岭子村进行了为期七天的线下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居民访谈等方式了解了当前在生产、生活和生态方面制约小岭子村村庄发展的问题。
②指明了小岭子村村庄建设发展的方向:运用城乡规划专业知识针对小岭子村的实际情况做了空间结构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和道路系统整治规划等,为小岭子村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③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重大行动:团队对小岭子村进行实地调研、问题总结和策略提出,为小岭子村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响应国家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重大举措。
(四)本课题目前调研的局限性:
①获取信息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农村地区,信息获取和共享相对困难,村庄规划团队可能面临信息不完备、数据缺乏、统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对规划团队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②村民参与意愿低,规划方案难以落实:在农村地区,乡村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意识到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和参与度也相对较低,可能导致规划方案的实施难度增加,影响规划的可行性和效果;同时村庄资金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也导致方案难以落实。
(五)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应重点关注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保护和人民幸福感三方面,并以小岭子村当前资源情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四、结论
(1)本次调研解决了村内产业联动发展不足、风貌单一特色不足和日常文化娱乐形式单一、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存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待解决。
(2)本次调研结果说明了当前小岭子村在生产、生活和生态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产业发展薄弱、河道污染严重和基础设施不齐全等焦点问题值得深思,同时小岭子村的发展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一部分乡村发展的现状和瓶颈。
(3)在资金有限、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态保护发展,进一步探索乡村绿色发展道路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广慧,田华,韩坤.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片区产业规划研究——以平度市南村镇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产业规划为例[J].城市建筑,2022,19(11):105-107.
[2]王绍春,赵馥蕾.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10):163-166.
[3]杨姝娅.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村庄和实用性村庄规划——以渭源县莲峰镇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04):40-42.
[4]游晓琴.特色田园产业引领下探寻村庄规划发展之路——以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为例[J].工程与建设,2023,37(02):450-454.
[5]林艳玉.产业融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J].上海农村经济,2022(04):28-30.
[6]周子涵,王先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以郑州市新密市米村镇朱家庵村为例[J].现代园艺,2021,44(21):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