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报告

318川藏线骑行,一场心灵的修行与朝圣

时间:2023-08-29 关注:
四川民族学院红高粱·“乡”约雅拉志愿服务队2023年7月11日下午,在康定市对在318国道上骑行的旅客进行了调研采访,采访过程中,我深刻了解了骑行者对318骑行旅途的内心真实想法,让我感触颇丰。

回顾这次采访,给我印象最深,也令我最敬佩的骑行者是一位14岁的骑行者。他独自一人从成都去往拉萨,在为他感到惊讶的同时也多出了一份担心,虽然318国道被誉为“最美公路”,但同时它也被称为“死亡公路”,不仅仅是因为它海拔高,还有它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但他始终认为骑行318是一个挑战自己的过程,也是让他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的一种方法。

这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的去怀抱梦想,脚踏实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如初升的朝阳,在其他同龄人还在家长的羽翼下放松时,也应离开了温暖的被窝,脱离自己的舒适圈,去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318国道的骑行队伍中,有着源源不断向着自我目标奔赴前进的不同性别、年龄的面孔,都说骑行川藏线,就是一次“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的前行,但骑行者内心有着坚定的信仰,一般会提前几个月的强化骑行拉练及各方面的准备,对每一天骑行所需要骑行时间、爬升、途中补给做到心中有数,途中心不慌,慢慢欣赏风景、记录拍照,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图为红高粱志愿服务队采访14岁318骑行者。 通讯员 杨涛 供图

关于为什么要出发,据说,在318上的每一个骑行者,都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理由。有的愿意说出来,有人选择藏匿于心中。可能去年的梦止于理塘,今年的又将重新出发。我想,应是因为热爱吧,那偏执的热爱,所以想。骑行国道318,有机会远离城市的喧嚣,去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去生活一段时间,一种特别的方式去旅行也还挺好。在318骑行者里,有大学生、高中生、公职人员、医生以及各行各业的人。其中有一个骑行者,他是来自上海的,因为生活的不顺心,辞职前来318国道骑行,他认为骑行318能让大脑缺氧,以达到暂时忘记烦恼的效果,待回家之时,也许能回归正常的生活。

敢不敢带上梦想任性一次?谁不曾对前途迷茫,可更多时候你必须得独自一人路。会分享,学会真正地做人。我们所处的社会是这么急于成,功利浮躁。当人人都疲于尘嚣中,用最简短的付出去获取最大的回报,却总能不经意地在路上找到那些最宝贵也最容易丢失的东西。青春并不是年少,而是心态!骑车去西藏是很多骑行人的梦想。为什么要去西藏?有人说,去西藏是为了邂逅不同的自己一起旅行;也有人说,西藏是天边,是人类把心遗落的地方。还有人说,去西藏是去感受信仰的虔诚,去体验一个没有尘世喧嚣的世界,去触摸那片蔚蓝天空下的神秘色彩在我看来,这无疑反映了一个问题,当代很多人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了,他们需要自我调整。318国道美景无数,大自然的拥抱也能愉悦我们的身心。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和推动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318能为他们这一部份人提供精神食粮以填充繁忙的生活带来的精神疲惫。
图为红高粱志愿服务队采访生活中不悦前来骑行318人员。通讯员 杨涛 供图

大部分骑行者认为抵达拉萨,是结束,是开始;是终点,是起点!回去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于我个人来说,通过骑行318这一路的经历,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价值观,锻炼自己行动、思考、判断能力。和不一样的陌生人沟通交流,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的经历和体验都不同,天下骑友是一家,无论骑到哪里,都互帮互助,仿若一家人。敢不敢带着梦想任性一次,敢想敢干敢闯,有梦就要去追,先相信再看见,你所看到的、所经历的都是独属于自己的宝贵财富。对于我自身而言,通过一系列的所见所闻,能给予我们“走出去”的勇气,同时我们也尽自己所能在旅途中和骑友将爱心不断传递,感受着来自祖国各地热心朋友的爱。

我认为这些现象反应318骑行者他们的一种个人发展趋向,他们坚定不移的做某件事,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同时激励未来的自己能做得更好。
图为风雨无阻前往拉萨的318骑行者。通讯员 杨涛 供图

在318国道上,我明白了“此生必驾318”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是一种人生信仰。他们认为最难的地方就是这条路在不断的上行,生活也是如此,死鱼随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不经历坚持不懈的奋斗,怎么能体验到“一览众山小”。也许人生的路上有很多的坎坷,但是今日走过了人生中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我相信经过了318骑行者的激励,我也能坚持自己选择的道路。青春没有售价,疯狂就在当下。(通讯员 杨涛)
作者:杨涛 来源:杨涛
三下乡报告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