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非遗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为了解汉中地区非遗文化保护和发展情况,8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非遗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汉中市南郑区,采访了小杨瑞丽布艺店的杨玉梅老师。
杨老师作为“汉中巧娘”,在传统布艺领域深耕十多年,对传统布艺文化的喜爱使得她将自己的产品做出了“新花样”:在布艺品上下功夫,结合当下社会文化,融合时尚元素,杨老师创新了很多年轻人喜爱的布艺产品;在传统文化中找灵感,将具有中国风的文化图腾绘制在布艺品中,看似普通的布被赋予了文化活力。对传统技艺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使得非遗产品走的更远、更高。

杨玉梅也指出了传统手工艺非遗传承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许多手工艺非遗技艺面临着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本大、传统市场狭窄难以维持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制作传统的非遗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参与度较低。杨玉梅老师在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后,选择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借助互联网,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拓展销售和推广渠道,逐步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目前她的产品已销往浙江、江苏一带。

手工艺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民族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它通过独特的材料、工具、技艺和设计风格,涵养了文化自信,同时也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工艺及审美观念,使其得以延续并为后代所了解和传承,发扬传统非遗文化,为非遗产的发展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