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入党誓词,唱响嘹亮红歌,“拼织”光辉历程,搭建国防小院……
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刻领悟红色精神的内涵,西安理工大学“退伍不褪色,初心铸红心”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5日至7月18日赴咸阳市旬邑县开展“用活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实践调研。
探寻革命圣地,感悟先辈精神旬邑,这片承载着深厚革命历史的土地,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实践队成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走进了马栏革命旧址,在马栏革命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并由团队中的退伍大学生进行红色宣讲,大家共同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纷纷表示要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诠释者和发扬者。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实践团队在关中特(分)区党政军机关马家堡旧址合唱红歌《军民大生产》与校歌《春华秋实》,深植于马栏革命圣地的红色基因与西理工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学校精神交相辉映。这一精神纽带,承载着革命先辈的英勇奋斗与不懈追求,也激励着西理工学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拼织”光辉历程,共赴复兴之路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实践团队在旬邑县实验小学的国旗台前举办了一场以“拼图”形式回顾历年重大历史事件的创意活动。学生们在实践团队的指导下,化身为历史的“拼绘师”,将一块块拼图逐渐拼凑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天安门广场上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下的国家繁荣的景象,学生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与民族自豪感。拼图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不易,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激发了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的热情与决心。
筑梦“西”望小院,厚植爱国情怀开展国防教育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实践团队携手旬邑县实验小学共建集国防文化、科技教育于一体的活动场所——“西”望国防文化小院。团队中的退伍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学生们带来了生动的国防文化知识科普课堂,激发了学生们对国防事业的向往,也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励志从社会实践中真学、真看、真悟。“小院”的落成,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更为他们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此次实地调研活动,实践团队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与伟大,坚定了在新时代新征程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的决心。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探索更多用活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的有效路径,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青年中赓续流淌,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