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3日到25日,安徽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们前往金寨县,参与了一次以"继承红色传统,发扬革命精神"为核心的教育实践行动。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加强年轻学生对革命历史的深入了解和认识,同时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向历史深处探寻,重温红色岁月记忆
在"三下乡"活动中,我们的小队抵达了金寨县,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金寨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点,也是记录了众多革命烈士英勇事迹的神圣之地。小队成员们带着深深的敬意,缓缓走进了这片充满英魂的土地。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革命烈士陵园。在红军广场和纪念堂,我们回顾了作为全国第二大红军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和壮大的辉煌历程。红军广场的石阶设计富有深意,每一级台阶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第一级59级台阶代表了在金寨诞生的59位开国将军,而最后10级台阶则象征着革命战争时期金寨10万儿女投身战场的壮举。在燎原星火纪念碑前,我们团队的成员们面向烈士们宣读了入党誓词,并献上了鲜花。

(图为志愿者在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入团誓词)

(图为金寨县红军纪念堂)
于静默中聆听历史,发扬不朽的红色精神 接着,我们的小队参观了金寨县的革命博物馆,这里详细记载了红军士兵们在这片土地上的辉煌历史。馆内展示的历史照片和刻有英烈名字的纪念墙,让人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坚毅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向我们小队的成员们讲述了洪学智将军的生平和事迹。

(图为志愿者与博物馆负责人交流)
红色精神永不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行程的尾声,团队成员们参观了"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宏伟水利工程——梅山水库。梅山水库坐落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深处,位于淮河的支流史河上游。它是一个以防洪、灌溉为主要功能,同时具备发电等多重效益的大型综合性水电工程。这个工程为安徽和河南的五个县区提供了灌溉水源,润泽了383万亩的农田,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如今,梅山水库不仅在防洪、灌溉、发电、航运和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发展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图为志愿者参观梅山水库大坝)
此次的金寨之行,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追溯,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一场关于勇气、牺牲与信仰的深刻对话。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决心。红色基因的传承,革命精神的弘扬,将在这些年轻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花朵。接下来她们会把在金寨学到的知识和精神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同学,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