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青春向党担使命,奋发进取向未来”2024年青岛农业大学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4年7月1日起至8月20日,动漫与传媒学院“数享农韵,媒绘乡音”赴山东8地实践服务团团队成员陆续奔赴: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青岛华实种苗有限公司、平度市山药协会、青岛市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村、临沂市沂南县文旅局等8地开展实地调研行动,同新农人代表采访交谈了解人物经历与身后故事,通过切身体验农业活动贡献自身力量,绘制美丽的乡村振兴蓝图。
图为 动漫与传媒学院“数享农韵,媒绘乡音”赴山东8地实践服务团成员
实践成员将视线聚焦于在数字化浪潮中涌现出的“新农人”身上,以“黄河流域数商兴农业态下“新农人”自媒体数字劳动的乡土情结与路径探究”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在实地实践与后续调研中诉说好新农人的故事。
桃缘新梦 网海扬帆实践成员首站拜访了一位来自青岛胶东的新农人代表——刘贵宏。
图为 刘贵宏
以服务三农振兴乡村为己任,以助农利农为根本,以还原生态种植为导向,从创办助农网络团队开始,刘贵宏实际解决了农业技术匮乏消极、传统销售模式阻碍农品销售等问题;助农团队工作初见成效,刘贵宏统筹资源,建立品牌胶东桃哥桃妹,以联盟众创形式推广,在本地形成了良好的知名度与辐射度。
他的实践证明,数字劳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更能架起消费者与农民的桥梁,成为传播乡土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实践成员在调研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刘贵宏那份来自土地的纯粹与真挚。
图为 团队成员与刘贵宏
刘贵宏深耕农业自媒体之田,致力于打造新媒体矩阵,是数商兴农理念在实践层面的生动体现,是新农人如何通过自媒体数字劳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双重提升的典型样本。深入调研刘贵宏的实践路径,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字劳动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也能为青年学子如何融入自媒体盛行的农业数字经济时代,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提供指导。
春花语农 莓不胜收实践第二站成员们来到了青岛九龙山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拜访了另一位新农人代表——李春花。
图4 李春花
“2015年接手九龙山的时候,这里一片荒芜,但我却感觉很踏实,因为我从不曾离自己的梦想如此之近。”李春花向成员说道。在不辞艰辛之间,8年的时间水利机械、大棚等一系列农业基础设施搭建起来,逐渐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集种植、采摘、观光、研学、销售等于一体的特色智慧农业产业链。
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创新与务实的发展理念,采用“线上+线下”、“云端+基地”的运营模式,成功打造了九龙山直播电商基地,实现了科技兴农、媒体兴农。
李春花以九龙山生态采摘园为平台,展示了农业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此站时间成员深刻体会到了生态农业和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力量。他们的努力和创新不仅为农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乘柿而上 向阳绽放第三站实践团来到了平度市崔家集镇向阳村特色农产品乡村振兴示范区,拜访当地的新农人——鞠朋浩。
图为 鞠朋浩
鞠朋浩非常欢迎实践团队的实地学习,并向实践团队介绍了向阳村小西红柿产业的转折、发展以及未来的规划。他注重强调科学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小西红柿。
从分散零星种植到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向阳村的小西红柿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品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力,致力于为向阳村的小西红柿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成员们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依靠小西红柿产业脱贫致富的故事。村民们纷纷表示,小西红柿产业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小结 团队成员致力于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了解国情与农情、感知社会业态、服务农村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以实际行动切身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
此次实践进一步增强了青岛农业大学动漫与传媒学院“数享浓韵,媒绘乡音”赴山东八地实践服务团对农业产业的关注和了解,成员们表示将把这次调研的成果带回学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在数商兴农业态之际,在新农人的努力下,在实践成员的参与间,塑造起新兴青春靓丽的乡村振兴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