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甲骨文的魅力,2024年7月12日,由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关爱未成年人,守护成长之路”三下乡实践团举办的甲骨文猜猜乐活动在重庆市丰都县三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实践团成员主持,全站儿童积极参与。
活动于下午3点拉开帷幕。实践团们带着精心准备的甲骨文教具和互动游戏,走进了三建乡未成年人保护站的教室。她们用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图片,向同学们介绍了甲骨文的来历和制作流程并讲述了仓颉造字的故事。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手中的甲骨文道具,听得津津有味。
图为实践成员介绍汉字的演变 姜谊摄
紧接着,实践团成员熊思思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了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演变历程。甲骨文是一种经历了从象形到形声,逐渐规范统一的文字。她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甲骨文的结构和含义。
“遇见甲骨文,探秘千年文字之谜”。甲骨文最初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很多文字仍然保留了很强的图画性。随即,活动进入到了甲骨文生肖猜猜乐环节。实践团成员熊思思利用投影仪播放出十二生肖的甲骨文,让同学们来将它们与其楷书相连。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因为它有两个向内弯曲的角和牛一样,所以这个字就是牛”这是一位同学在十二生肖猜猜乐环节对“牛”字甲骨文的解说。他正确的将牛的甲骨文和其楷书相连接,同学们为他鼓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的脸上浮现出自豪的神情。
接下来进入了动手实践环节。实践团成员熊思思通过现场教学,在背板上用甲骨文写下了“爱我中华”四个字,同学们也用笔在纸上写下了“爱我中华”。同学们一笔一划在纸上书写,浓浓的爱国情在笔尖流转,每一笔都承载着对祖国深沉的爱恋,每一划都跃动着对祖国的无限敬仰。他们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先贤共鸣,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了这古老的文字之中,让爱国之情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宣言,更成为了心灵的寄托和行动的指南。在活动的最后,实践团对字迹优秀的同学颁发奖状,获奖的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
图为实践团教授小朋友写下“爱我中华” 曾坔钰,向厚健摄
此次甲骨文猜猜乐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为三建的孩子们带去了一场文化的盛宴,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甲骨文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未来,实践团成员们将继续秉持初心,致力于将甲骨文等传统文化瑰宝带到更多需要的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