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垦利土地优化行,碳排放减显成效

时间:2025-01-26     阅读: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为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4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旨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与减排路径。
分发问卷察民意,汇聚心声析碳情
为深入了解东营市人民对于碳排放的认知与态度,实践队选择垦利区作为此次实践地点,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活动开始前,实践队员制定了全面详细的调查问卷,旨在全面了解垦利区人民对于碳排放的了解程度及看法。实践队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发放问卷,确保覆盖不同年龄,职业和背景的受访者。在问卷中,垦利区人民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碳排放问题的看法与建议。他们普遍认为,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碳排放的认知。同时,也希望企业能够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减少碳排放。此外,一些受访者还提出了个人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做法与经验,为实践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为实践队员分发调查问卷。张雲龙 供图
探垦利土地之变,察利用状况之迁
走进垦利区,实践队员们首先被其广阔的田野所吸引。然而,在深入探访后,实践队员们发现这里的土地利用情况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一方面,部分农用地被逐渐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土地利用方式也更加集约化、高效化。在探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们采访了多位当地居民,询问他们对于土地利用情况变化的看法。有的居民感慨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认为这为垦利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而有的居民则更加关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发现垦利区土地利用的变迁也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与问题。例如,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下,便很难保障农用地的数量与质量。张大爷在采访时就这样向实践队员讲述:“现在经济发展的好了,很多农用地都成了建设用地了,我们农民能种的地也越来越少了。”在探访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也发现了一些垦利区土地利用的亮点与希望。一些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为垦利区的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政府也在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力度,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图为实践队员考察当地土地利用情况。张雲龙 供图
探碳排以明现状,察垦利而谋未来
为深入了解垦利区的碳排放情况,实践队员们首先对垦利区的碳排放数据进行了全面收集与分析。通过对比历史数据,实践队员们发现近年来垦利区的碳排放量呈现稳定增长趋势,主要排放源包括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方面。为了更直观地了解碳排放情况,实践队员们走访了多家企业和工厂,实地观察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同时,实践队员们还对垦利区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也在逐年攀升。此外,碳排放还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实践队员们调查了垦利区居民对碳排放的认知和态度,发现大部分居民对碳排放问题持关注态度,但缺乏具体的减排行动。但面对碳排放问题,垦利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措施。实践队员们考察了当地的清洁能源项目,如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等,这些项目为垦利区的减排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企业和工厂方面,实践队员也看到了减排的积极实践,一些企业已经引入了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低碳排放。

图为实践队员与当地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交谈。张雲龙 供图
通过对垦利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碳排放情况的深入研究,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所经历的沧桑巨变以及面临的环保挑战。从昔日的盐碱荒地到如今的繁华都市,垦利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碳排放问题也日益凸显,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考验。在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垦利区在土地利用和碳排放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政府和企业正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碳排放的有效控制。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垦利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通讯员 张雲龙)

图为碳泽智行实践队员合照。逄兰 供图
 
作者:张雲龙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