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马郢村的“寻宝计划”:乡村振兴中的老龄化破局之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同心振乡队”赴合肥市马郢村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时间:2025-02-18     阅读:
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周期的关键时期,随着“深度老龄化”的加剧,社会抚养比不断上升,养老负担加重,社会创新活力也面临一定挑战。在此背景下,1月10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孙迪老师带领研究生实践团队“同心振乡队”,深入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开展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关爱老人的有效举措。
    马郢村位于合肥市长丰县杨庙镇,是一个典型的乡村社区。近年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发突出。这一现象不仅给乡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对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老龄化问题,马郢村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归属感和价值感,让这些感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加持续。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马郢村始终坚持“以村民为主体”的理念,通过多方合作,确保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也不掉队”,为乡村老人创造幸福的晚年生活。
    寻宝计划:挖掘“宝藏”老人
    调研团队发现,马郢村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创新性地开展了“寻宝计划”。这一计划的核心是将老人视为家中的珍宝,通过党组织引领,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提供便利服务,同时挖掘他们的手艺和故事,并搭建展示平台,帮助银发老人找到价值感和归属感。
    在调研中,团队通过板凳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发现了许多“宝藏老人”的故事。其中,一位八十多岁的修鞋匠令人印象深刻。随着经济发展,现代年轻人已鲜少修鞋,但这位老人仍坚持风雨无阻的赶集市修鞋摆摊。他曾说:“我修的不是鞋子,是生活。”村委在了解了他的故事后,诚挚邀请他加入到刚开发的常态化运营项目“马郢集市”中,为他免费保留中心摊位,并提供日常便利。现在的他不仅成为村里的“复古打卡点”,吸引了许多中年游客,也让远道而来的年轻游客有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传统修鞋手艺的机会。在“寻宝计划”的帮助下,老人重新找回了自我价值和归属感,生活也变得更加充实幸福。
图为团队成员与“寻宝计划”负责人进行交流
    惠老爱老:全方位保障老人生活
    马郢村在关爱老人方面,不仅注重精神层面的关怀,更在生活保障上做足了功夫。村里不仅为老人提供了每月一次的免费理发服务,解决了老年人的“头等大事”,还开办了“零利润柜台”,即生活用品均按照进货价出售给60岁以上的村民,将实惠直接送到老人手中。此外,马郢村里还开展了“安全联线”活动,为老人的煤气安装报警器,为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设备,全方位保障老人的生活安全。除此之外,马郢村还为老人们定期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打造老年活动中心等,不仅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幸福,也营造了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调研过程中,村里的一位老人感慨地说:“在这里,我们不仅有物质上的保障,更有精神上的慰藉。村里就像一个大家庭,让我们这些老年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图为马郢村志愿服务活动公开栏
    青年力量:乡村振兴的希望
    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实践团队不仅了解到马郢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现状,更深刻认识到青年学生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的责任与使命。农村老龄化问题不仅关乎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乡村振兴的进程离不开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此次调研旨在让更多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农村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展望:让乡村成为温暖的家园
    此次调研不仅为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他乡村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马郢村的“寻宝计划”等爱老措施为乡村振兴中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它不仅让老年人重新找到了价值感和归属感,也让乡村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暖的家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马郢村的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以村民为主体,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就能让乡村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成功道路。
    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关注农村老龄化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时,实践团队还将与马郢村保持长期合作,持续关注村里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帮助推动更多惠老助老项目的落地实施,为“宝藏”建好避风港。
  
图为团队成员与村书记及志愿队负责人的合照
文|陈玉凤 王清香
  摄影|黄艺
作者:陈玉凤 王清香 黄艺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