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习韵理响”宣讲团是一支由返乡大学生组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队伍,团队成员安排有序、分工合作,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打造涵盖顶层概念的“‘两山’壮美·生态名片”“‘平陆’新篇·文脉赓续”“‘先锋青年’·挺膺担当”三大宣讲模块,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理论宣讲宣传实践活动,用青言青语以“小切口”讲好“大道理”,让理论宣讲解真渴、解真惑。
践行 “两山” 理念,绘就生态画卷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漓江沿线实地了解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等情况,指出漓江山水是全中国、全世界的宝贝,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桂林市将漓江生态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筹各方利益”的“三统”机制,保护漓江流域绿色底色。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习韵理响”团队成员于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宣讲
唐佳瑀 供图
2025年1月14日上午,“习韵理响”宣讲团前往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以“脚步丈量壮美广西 合力唱响时代好‘戏’”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结合“漓江沿线生态观察公益行”的实践内容与亲身经历,以青年视角向听众讲述了他们在漓江沿线观察的成果与他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思考,团队聚焦于漓江生态的保护行径与发展成果,让同学们清晰地看到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漓江水质逐渐改善,生态系统逐步修复,周边地区也因良好的生态环境迎来了蓬勃发展。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眼中闪烁着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与向往。在宣讲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桂剧山歌与新时代体悟相结合的方式,讲好“两山”理念的中国故事,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创造力,将社会实践成果融入其中。团队成员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桂剧山歌巧妙地融入“两山”理念的故事中,借充满地域特色的山歌激发听众互动兴趣,成员们娓娓道来,生动地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他们呼吁同学们感受壮乡风情,积极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壮乡、热爱壮乡。
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感受。19-2班班长丁同学激动地说:“这次活动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我们的家乡有这么美的风景和这么有趣的文化,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把这些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通过这次活动,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同学们不仅领略到壮乡风情的独特魅力,更在心中种下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要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学习本土文化,用实际行动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将壮乡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赓续 “平陆” 文脉,传承文化基因平陆运河全长134.2公里,总投资727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江达海的人工运河,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2026年建成后,西南地区货物经此出海,航程将缩短560公里,运输成本大幅降低,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打开“向海经济”的新大门。同时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它的建设不仅是交通领域的重大举措,更为壮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带来全方位机遇。
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习韵理响”宣讲团将目光聚焦于壮族文化在平陆运河沿线的传承与发展。他们深入挖掘平陆运河与壮族文化的紧密联系,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古老的祭海仪式到现代的贝雕艺术,从沉浸式民俗体验区到充满科技感的铜鼓文化展示,再到蓬勃发展的文创产业,平陆运河全方位展现了壮族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习韵理响”团队成员于广西北海市海城区北海七中开展宣讲
李欣鸿 供图
在社区宣讲中,宣讲团队成员讲述了一位贝雕艺人将运河元素融入创作,使传统技艺焕发生机的故事。贝雕艺人通过观察运河上往来的船只、岸边的风景,创作出一系列以运河为主题的贝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当地展览中获得好评,还吸引了众多游客购买,让更多人了解到贝雕艺术。这个故事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分享自己身边与传统文化传承相关的故事。
此次宣讲活动让宣讲团成员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也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
彰显青年担当,激发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图为广西师范大学“习韵理响”团队成员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东环小学开展宣讲
赵昕茜 供图
“习韵理响”宣讲团成员走进基层青年之家、乡村学校,以同龄视角,讲述在各个时期青年们如何践行时代使命,号召青年学生以青春担当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理想信念在基层生根、于青年心中发芽。坐在第一排的张同学满怀激情地说道“青年是时代的先锋力量,我们要勇敢地挺膺担当,勇挑重担。”同时也包含了青年学子满怀抱负的号召。
返乡实践,打造思政教育“主课堂”2025年1月10日至23日,“习韵理响”宣讲团成员前往广西南宁、广西桂林、四川广元、河南南阳、内蒙古包头等4省9市进行返乡宣讲,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课程,将理论宣讲青年化作为常态化形式,通过打造三大宣讲模块,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宣讲活动,让青年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的“翻译官”,以青春视角和鲜活案例激活宣讲活力,使理论宣讲不再枯燥,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以更加青春的面貌、更加生动的形式,广泛传播,深入人心。


两图为广西师范大学“习韵理响”团队成员开展返乡宣讲
彭文婷 唐佳瑀 供图
在各项宣讲活动中,成员们边走边学,写下厚厚的学习笔记,也带回了生动的故事、真切的感悟和深刻的思考,以多样化形式切实发挥理论宣讲解读政策、诠释内涵的作用,让广大受众得启迪、有提升。“她宣讲的最大特点在于带着对宣讲内容充沛的激情以及对党和国家理论的深刻理解与把握”,这是在一场“快递式点单”巡回宣讲结束后一位宣讲受众对团队成员最真切的肯定。“习韵理响” 宣讲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宣讲形式,丰富宣讲内容,为推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青年成长贡献青春力量,让理论之光照亮八桂大地。(通讯员 唐佳瑀 姚心燕 赵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