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中国海洋大学“鲁绣新翼队”寻访非遗足迹 传承鲁绣文化

时间:2025-03-29     阅读: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方针,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的号召。由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教育系的4名大学生组成的“鲁绣新翼队”走进山东博物馆,参观了“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并在青岛科技大学鲁绣工作室学习刺绣技艺,亲身感受非遗魅力,通过走进社区和课堂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鲁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是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2021年5月24日,鲁绣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教育部将鲁绣纳入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基地建设目录,到文旅部启动“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定向培养鲁绣人才,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正为这项传承两千年的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当我们凝视鲁绣经纬交织的丝线,看到的不仅是山东妇女指尖绽放的牡丹与云纹,更是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的文化坐标系。

  走进山东博物馆 探秘齐鲁锦绣

  2月9日,团队成员走进山东博物馆,参观“锦绣齐鲁——鲁锦鲁绣文化展”。馆内,一幅幅精美的鲁绣作品陈列其中,每一针每一线都诉说着鲁绣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每个人都认真聆听讲解,了解鲁绣的起源、发展与工艺特点,为后续深入学习实践奠定基础。

  踏入工作室 研习鲁绣技艺

  2月10日,团队一行人来到青岛科技大学鲁绣工作室。在非遗文化讲师子耘老师的指导下,从叶子绣、轮廓绣等基础针法学起,亲手尝试刺绣,慢慢掌握了基本技巧,体会到非遗传承的意义。

  深入居民社区 宣传鲁绣文化

  实践期间,魏杰走进社区宣传鲁绣。她展示精美的鲁绣作品,介绍鲁绣历史价值,现场演示精巧针法,居民们纷纷围拢过来,专注地聆听讲解,不时提出问题,眼中满是好奇与兴趣,对鲁绣这一传统技艺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

  高中课堂启蒙 传播鲁绣文化

  唐政走进高中课堂,开展鲁绣文化讲座。她讲述鲁绣故事,生动呈现独特工艺,同学们全神贯注,被鲁绣文化深深吸引,激发了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家中绣艺沉淀 成员自我成长

  活动中,成员们在家利用所学针法绣制。专注于针线间,不断练习,提升技艺,每次穿针引线都是对鲁绣文化的深入感悟,在自我实践中传承和发扬鲁绣这一非遗文化。

  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我们深知,非遗传承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的接力与坚守。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继续关注非遗、学习非遗、传承非遗,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未来,鲁绣新翼团队将继续秉持“传承非遗,青春同行”的理念,积极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新方法,让鲁绣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讯员 魏杰 唐政 王海燕 张晓燕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