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田里话振兴 羌寨深处筑同心
时间:2025-07-04 阅读:
青梅田里话振兴,羌寨深处筑同心
——初进深山篇(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切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7月1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践知”团队深入四川省平武县平通羌族乡开展2025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向云端 初进山
7月1日下午,团队前往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椒子山村,正式开启实践活动。车行途中,蜿蜒山路如绸带穿梭于群山之间,团队虽因路况复杂遭遇“迷路”小插曲,但在村支书及时到场指引下,迅速化解行程疑虑,稳步前行。抵达目的地后,热情的村民出门迎接,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正在协奏。简单安顿后,团队随即召开短会,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及次日行程,为后续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筑牢基础。
焙梅香 汗透衫
次日清晨,团队成员兵分两路,继续在椒子山村投身实践,在劳作中感受乡村生活,以行动融入乡村振兴。
一组队员来到种植大户吴正斌家中,专注投入烘干后的青梅筛选。由于烘干技术问题,部分青梅在烘干后仍有烘干火候不足的情况,需要筛选出来继续进行烘烤。队员们额角渗着汗珠,指尖染着暗紫色梅渍,但大家仍全神贯注分拣烘干青梅,毫无懈怠。户主也热情递上自家新鲜枇杷,淳朴情谊温暖人心。得知捡青梅需要人手,村民们也主动前来搭手,遇突降大雨,户主反复叮嘱乡邻注意安全,劝其先回,乡村互助的温情在小院流淌。
另一组队员来到村支书李汝荣家中,队员在其带领下深入梅林,小雨淅沥中,队员们踩着湿滑泥地继续捡拾着青梅,裤脚溅上泥点却斗志不减,与村支书在劳作中笑语交流,满是互助关怀。午餐时,同学们分工切菜、烧火、洗碗,自力更生显担当。午后,大家按“拈重怕轻”标准筛选青梅,专挑硬实干爽果实;村支书演示起重机操作、讲解青梅烘干火势调控时,队员们驻足学习,还主动参与添柴等辅助工作,在实践中汲取乡村生产智慧。
夜幕降临,两组队员召开交流会,分享实践感悟、交流经验。休整后,大家以饱满状态备战次日活动。
队员们在劳作中深化对乡村产业的认知,以青春力量融入乡村发展实践,既锤炼了自身本领,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年动能,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
(来源: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图/文:“践知”团队)
作者:“践知”团队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