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新疆政法学院“青衿致远,法讯新传”基层服务实践团联合广东援疆粤兵社工走进锦绣街道团结社区幸福小区,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深入浅出的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活动,将法治的种子播撒进幼小的心田。
精准普法:双法并举筑牢安全屏障
活动伊始,主讲人陈佳瑶以亲和生动的语言,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大核心。她清晰勾勒出守护未成年人的“六把保护伞”: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并传授了权利受侵害时的正确应对之道,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大家纷纷举手,在互动中明晰了行为的边界。新疆政法学院“青衿致远,法讯新传”基层服务实践团联合广东援疆粤兵社工高度重视科学调研在精准普法中的基石作用。活动开展前,团队成员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为活动内容设计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撑。
深度互动:情景实践检验普法成效
为深化理解,团队成员精心设计了趣味盎然的互动环节。“情景辨析”中,孩子们化身“小法官”,在模拟情境中辨别行为对错,明辨是非;“法律盲盒”更是掀起了高潮,孩子们抽取任务卡,或进行情景小表演,或回答法律问题,在轻松愉快的挑战中巩固了所学知识。现场气氛活跃,欢声笑语不断,法治思维在游戏中悄然内化。
心灵对话:访谈搭建情感释放桥梁
活动间隙及尾声,新疆政法学院“青衿致远,法讯新传”基层服务实践团联合广东援疆粤兵社工负责人兰紫萱特别组织了对同学们的深入访谈。她以温柔耐心的态度,营造出轻松信任的氛围,引导孩子们分享内心的压力与心事。面对这位亲切的大姐姐,孩子们逐渐放下拘谨,吐露了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兰紫萱认真倾听每一位孩子的诉说,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给予温暖的共情、积极的肯定和实用的疏导建议,帮助他们理解情绪、学习应对方法。这一环节在普法教育之外,架起了一座关爱心灵、守护成长的桥梁。
结语
本次新疆政法学院“青衿致远,法讯新传”基层服务实践团联合广东援疆粤兵社工深入锦绣街道团结社区幸福小区的普法活动,以精准的内容、创新的形式、真挚的互动,成功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自护本领与规则意识。为构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和心灵港湾贡献了坚实的青春力量,让法治信仰与人文关怀在社区沃土中共同生根发芽。
供稿:新疆政法学院“青衿致远,法讯新传”基层服务实践团联合广东援疆粤兵社工
通讯员:高雅 龙青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