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童心初见春风雨 警钟长鸣秋雨思——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斗星筑梦团队“三下乡”支教活动

时间:2025-07-07     阅读:
         在乡村教育的广袤田野上,每一次知识的传递都如同一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渴望求知的心田。近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斗星筑梦团队”的大学生们怀揣着热忱与担当,奔赴河南省漯河市莲花镇天边杨小学,开展了意义非凡的“三下乡”支教活动,而他们精心筹备的开学第一课,更是如同一束耀眼的光,照亮了乡村孩子的求知之路。
  2025年7月7日清晨,大学生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站在天边杨小学大门口和陆续到校的家长和孩子们打招呼。“老师好!”背着书包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和志愿者们打招呼。“你好啊,小朋友!”志愿者们上前,拉着小朋友的手走进校园。家长们好奇地询问上课的内容,志愿者们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并且和家长们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亲切的谈话间拉近了彼此距离。家长们将孩子的手郑重交托,这份沉甸甸的信任,化作支教路上最温暖的力量,让团队成员们懂得,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心与心跨越山海的真诚奔赴。

图为团队成员迎接前来上课的学生且和家长热情交谈。 成姿铮摄
          当一群清澈的大学生遇到了更加清澈的小朋友,课堂气氛变得格外轻松有趣。台上的“老师”热情地向台下的小朋友介绍自己,小朋友们似乎是感到很新奇,每个人都睁大双眼认真听着,随后每个小朋友都踊跃上台积极展示自己,渴望交到更多的朋友同时也可以看出他们对本次活动的热情。大学生老师和小朋友之间从陌生姓名到灿烂笑颜,自我介绍的对话里,藏着双向奔赴的期待。那些稚嫩的童声、真诚的目光,编织成联结彼此的纽带。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相识,更是知识与梦想、心灵与心灵共振的序章。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自我介绍。 成姿铮摄
         今天正值七七事变爆发88周年,志愿者们向孩子们提出问题才知道孩子们对这段历史毫无认知,实践团队以此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他们以视频形式向孩子们展示那段不能忘却的事实,播撒爱国的种子。课堂开始,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述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以及日军为何在此挑起事端,详细为他们讲述了卢沟桥的重要地理位置,便于他们去理解。此次课堂,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对历史的兴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爱国的种子,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七七事变。 梁文敏摄
         开学首日的支教课堂,粉笔与黑板的碰撞声、师生问答的欢笑声,交织成乡村校园最动人的乐章。这里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起点,更是希望生根的沃土。每一双求知的眼睛、每一句亲切的问候,都让支教老师们深感使命在肩。“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的模样和眼中闪烁的光芒,我们更坚定了做好后续课程的决心。”实践团队负责人宋艳稳表示。接下来,河南工业大学北斗星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还将围绕科学探索、艺术创作、安全教育等主题,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课程,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陪伴孩子们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这份跨越山海的相遇,正以教育为笔,在孩子们心中勾勒未来的模样,也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温暖而坚定的注脚。

图为一个班级学生和部分团队成员的合影。 梁文敏摄
作者:梁文敏 成姿铮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三下乡”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