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老师:卢轩宇,梅仪
负责人:朱庭均
团队成员:陈佳颖,陈页,陶芮 ,张晗莹 ,吴昊,刘静 ,刘亮赛,杨扬,朱子宸
警校同心防风险,校社协力筑平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反邪教、反诈骗宣传教育的重要部署,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 反诈反邪实践服务团于暑期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化校地合作共筑安全防线,深化平安共建机制,推动反诈与反邪教宣传教育在基层常态化开展,织密社会风险治理防护网,由杭州市钱塘区下沙街道平安法治办公室、湾南社区和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实践服务团联合主办的反诈反邪主题座谈会于6月30日上午在湾南社区综治中心召开。与会人员包括湾南社区治保主任朱国卫、下沙街道平安巡防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李冬、下沙街道平安办反邪教教育转化专家王利君、湾南社区党委委员兼团支部书记蔡倩兰以及实践团成员。

会议启幕后,湾南社区治保主任朱国卫对浙江财经大学赴杭州“‘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反诈反邪宣传教育实践服务团的到来致以诚挚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下沙街道湾南社区近期反诈反邪治安管理成效。

下沙街道平安巡防大队反诈中队中队长李冬也结合工作一线的实践经验,分享了近年来辖区内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特点与应对策略。他指出,当前诈骗手段不断更新,群众防范意识有待提升,加强反诈宣传刻不容缓。他对实践服务团深入社区、普及防骗知识的做法表示高度认可,并希望金融学子发挥专业优势,为推动基层精准防诈、全民识诈贡献青春力量。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团委书记卢轩宇随后介绍了本次“‘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反诈反邪宣传教育实践方案,强调通过校地合作、警社联动等方式,推动宣传教育深入社区一线,提升基层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他提出金融风险认知与邪教辨识能力是阻断新型犯罪的关键,并结合本次实践服务项目内容强调反诈反邪工作的法制宣传、金融普及工作在反诈反邪项目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实践服务团将在未来几天内深入协作各方,用自身专业知识填补识诈拒邪的能力空缺,用实践脚步构筑风险防范的群众防线。

讨论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就当地此前相关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宣传教育向社区治保主任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解,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与帮助。朱国卫主任系统阐述了辖区安全防控体系:以反诈“专业队伍+志愿者”、“扫楼+守门”双轨机制与反邪教“三色动态管控”为基础,通过建立专业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查宣教,结合重点场所专项治理与创新宣传形式,实现风险源头防控。同时朱主任说明了湾南社区近期的16起诈骗案例,希望能吸取过往教训与经验,以“降案量、控案损”为反诈宣传目标持续开展反诈宣教,让“人人参与反诈”成为一种常态,努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王利君专家介绍街道将从邪教人员管控、重点巡查防控、加强宣传警示教育三方面继续推进反邪教工作向纵深开展。蔡倩兰书记也表达了对实践服务团继续开展反诈反邪活动的鼓励与支持。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对话交流详细了解了当地的反诈反邪工作情况与计划,为本次反诈反邪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议最后,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湾南社区签订校社合作协议并在此建立长期实践基地,携手培育青年反诈反邪的燎原星火,让金融智慧化作社区防护的春风春雨。
此次座谈会不仅搭建了校地协同、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平台,也为金融专业师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提供了锻炼和奉献的实践土壤。作为金融学子,服务团成员将专业所学与社会需求深度融合,从金融视角理解风险、从宣传实践推动治理,将“识诈拒邪”与“金融守正”贯通起来,在基层一线锤炼本领、担当使命。未来,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持续推动“金融+治理”实践平台建设,用专业知识与青春热血为基层反诈反邪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智慧与青年力量。

图文| 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赴杭州“‘金’钟防诈守正道,‘融’心反邪护万家”反诈反邪实践服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