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

时间:2025-07-08     阅读:

青春筑梦暖童心∣南昌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

      6月30日,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星队”社会实践团为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积极响应“三下乡”活动号召,奔赴江西省进贤镇池溪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从心理健康守护到文化传承浸润,从兴趣培养赋能到安全知识护航,为孩子们编织起充满温暖与希望的成长网。

心理健康调查:叩响心门的“小窗口”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为当地孩子们分发了心理健康小问卷。调查问卷设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主要围绕小朋友们的心理状况,家庭情况,学业压力等维度展开。团队成员们通过同儿童耐心聊天,帮助填写问卷,轻轻敲响孩子们的心门。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小朋友填写问卷。梁奕菲 供图

心理课堂:滋养心灵的“雨露”

      调查结束后,实践队开展“我的情绪我做主”小课堂,团队成员吴梦玲针对“喜怒哀惧”这四种基本情绪,通过童趣化的语言,结合动画演示和互动游戏,带领小朋友们深入理解了这四种情绪的基本内涵。“日常生活中,你们有哪些关于这四种情绪小精灵的具体体现吗?”在课堂中,吴梦玲抛出问题,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回答提问,反响热烈。其他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帮助小朋友们更好理解这四种情绪。
      这堂心理课,如同滋润心灵的雨露,让孩子们学习认识、管理情绪,为心灵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梦想明信片:绘就童真的“展望”

      心理课堂结束后,实践队开启了梦想明信片绘画环节。队员们为小朋友们分发明信片、彩笔,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梦想画在纸上。小朋友们专注绘画的过程中,队员们轻声与他们交谈,倾听画里画外的心声,一张张明信片,成为留存童真与梦想的独特载体,也让实践队更深入地触摸到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
图为小朋友们绘画梦想明信片的场景。梁奕菲 供图

党史故事:传承信仰的“火种”

      7月1日我们将迎来建党104周年。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员们将红色党史故事也带进了小课堂。团队成员刘季鸣通过讲述“十七棵信念树”和革命烈士赵醒侬的事迹,激励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坚定理想信念,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目标砥砺前行。“十七棵信念树”主要叙述了革命先辈在艰难环境中,以树为见证坚守理想、传递信念的故事。小朋友们听了,眼中满是好奇与崇敬。当刘季鸣讲到赵醒侬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小朋友们纷纷表示:“赵叔叔好勇敢,以后我要向他学习!”
      一个个红色故事,如传承信仰的火种,在小朋友们心中燃起对国家责任、理想信念的思考,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悄然扎根,引导他们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兴趣课堂:绽放活力的“舞台”

      为增强孩子们的体魄、促进民族团结,实践队开展了太极拳教学和中国民族舞教学。教导太极拳的队员们以沉稳的动作示范,耐心讲解每一个步骤。小朋友们的动作起初虽稍显笨拙,但在不断地练习后都有了极大的进步。民族舞蹈教学中,团队成员吴明桧和赖靖琳选取节奏欢快的民族舞蹈,从基本步伐教起,孩子们跟着摆动身姿,笑着、跳着,裙摆与裤脚扬起青春的弧度。一舞一动期间,孩子们触摸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收获了快乐与自信。
图为小朋友们学习民族舞蹈的场景。梁奕菲 供图

防溺水教学:筑牢安全的“防护网”

      暑期将至,防溺水教学成为守护生命的“必修课”。团队成员钟盛通过真实案例视频,展现溺水的危险与后果。“有小伙伴喊你去不熟悉的小河游泳,能去吗?”“不能!”孩子们齐声回答。钟盛还教孩子们用普通话齐声朗读了“防溺水六不原则”,增强了小朋友们对防溺水的认知,让小朋友们将这“六个不准”牢牢记在心里。
      此次南昌师范学院“红星队”社会实践队伍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从心理关怀到文化传承,从兴趣培养到安全守护,多维度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助力。愿这份来自青春的力量,能化作长效陪伴的微光,照亮更多留守儿童的逐梦征途。未来,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持续传递关爱,让他们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们的合照。梁奕菲 供图
作者:吴梦玲     来源:南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