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为充实社区儿童暑期生活,传递知识与温暖,滁州学院“相伴成长项目—赴鼓楼社区‘科普+红色教育’志愿服务队”走进滁州市琅琊区遵阳街道鼓楼社区,开展集学习方法指导、写作启蒙、趣味游戏、安全教育于一体的系列活动,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知识丰富、趣味十足的暑期课堂。
学习方法指导:规划暑期,赋能成长 7月8日,“暑期学习方法指导”讲座率先开讲。志愿者结合自身学习经验,从时间管理、学科知识巩固、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等维度,为孩子们量身定制暑期学习指南。
图为志愿者在为孩子们讲授暑期学习方法。翁儒杰 供图
讲座中,孩子们积极互动,提出“暑期时间怎么合理分配”“遇到难题该怎么办”等困惑,志愿者一一耐心解答,鼓励大家利用社区资源、在线学习平台,请教小老师等,培养学习能力,为暑期学业提升筑牢基础。
写作第一讲:审题破局,开启创作之门 写作课堂上,“写作第一讲——审题”成为孩子们探索文字世界的新起点。志愿者以“如何让作文不偏题”为核心,通过生动案例拆解审题要点。
从简单的命题作文“我的暑假”,到带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志愿者引导孩子们圈画关键词、挖掘写作方向。比如面对“______让我的暑假更精彩”,要先确定“精彩”的定义,再选择具体事例,像一次手工制作、一场趣味游戏,都能成为作文素材。不少孩子感慨:“原来审题这么重要,以前写作文总跑题,现在知道咋抓重点啦!”这场写作启蒙,为孩子们打开了文字创作的新窗口。
图为志愿者在为小朋友们讲解作文如何审题。翁儒杰 供图
你划我猜:趣味互动,点燃思维火花 “你划我猜”游戏环节,瞬间点燃现场欢乐氛围,猜词的孩子快速反应,现场笑声与欢呼声不断。志愿者精心挑选涵盖科普知识、日常词汇的题目,孩子们分组协作,通过肢体动作、简洁语言传递信息。
图为孩子们积极举手猜词。翁儒杰 供图
这个游戏不仅考验表达与默契,更让知识“活”起来。孩子们在欢乐中复习科普知识、回顾日常词汇,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让学习从“课堂”延伸到“游戏场”,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宣讲与手工实践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安全教育是活动的重要一环。志愿者结合暑期溺水高发风险,通过真实案例、动画演示,详细讲解溺水危害、预防要点及急救方法。
图为志愿者给孩子们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宣讲活动。翁儒杰 供图
“没有大人陪同,千万不能去河边、池塘玩水”“看到有人溺水,要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不能盲目下水”,志愿者反复强调安全准则,让孩子们将防溺水知识牢记心间。
随后的预防溺水主题手工制作,让安全知识“可视化”。孩子们用彩纸、贴画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宣传画:禁止游泳的标志,呈现溺水救援场景,用卡通人物提醒“远离危险水域”......制作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安全知识,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融入作品,真正实现“学安全、懂安全、传安全”。
图为孩子们展示“预防溺水”的手工制作品。蒋康 供图
此次暑期社区科普教育活动,以多元形式将学习方法、写作技巧、安全教育融入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从知识讲解到趣味互动,从思维启发到实践创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滁州学院实践队的用心。未来,他们还将持续深耕社区服务,为更多孩子送去成长的养分,让暑期因知识与陪伴而更精彩,也为基层社区科普教育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