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江西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铁砧上的守望

时间:2025-07-10     阅读:
2025年7月9日,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绿韵曲白行,青春助振兴”实践队在永新曲白乡的巷陌深处,寻到铁砧前七十岁的罗师傅。风箱声一起一伏,炉火随之明暗,映照着他与钢铁对话的一生。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罗师傅夫妇合照。彭丽熙 供图
罗师傅十六岁起便与铁结缘,炉火不单锻造农具,也淬炼他的人生。他祖辈皆以打铁为生,而他在井冈山市里学得这门祖传手艺。往昔曲白乡铁匠多达三十余人,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然而时代洪流裹挟众人另谋他途,如今这古老的铁匠房,只剩罗师傅一人坚守。

图为罗师傅的打铁铺。彭丽熙 供图
铺子虽寂,却未断绝生机。外面买来的崭新农具虽多,却往往“水土不服”,不合本地农人手感。于是需要修补的旧农具仍源源不断送到罗师傅的砧前——“有需要就打”,老人言语朴素却如铁石般坚硬。实践队目睹罗师傅以精准力道敲打烧红的铁件,火星飞溅处,是手艺与土地需求无声的契合。
图为罗师傅炎热天气下坚持打铁。彭丽熙 供图
这契合背后亦有孤影相伴。从前打制新农具需切割铁棒,尚能和老伴合力完成。老伴病后,如今唯余罗师傅独自面对切割机火花四溅。夏日的炉火升腾快,劳作时间便短些;冬寒料峭,铁骨铮铮亦需更多耐心焐热。
当风箱声在曲白乡的岁月长廊中成为孤响,罗师傅的每一次锤落,都像在与一个行将隐退的时代进行执拗的对话。
那砧上敲打的不只是修补的农具,更是对一门古老手艺的执着传承。当工业化的浪潮席卷而来,罗师傅的坚守,如同炉中不熄的火焰,守护着这份凝结了汗水、智慧与乡土记忆的“铁”的遗产。炉火不灭,匠心不辍,传统技艺的火种便在叮当声中得以延续,为乡村的肌理烙下不可替代的文化印记。
作者:邹美佳 邹锦玉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绿韵曲白行,青春助振兴”实践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