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至13日,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园立方队走进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海淀公园五大公园,开展“公园商业化边界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响应“绿色长征”专项实践号召,聚焦城市公园生态保护与商业运营的平衡难题,为公园可持续发展探寻科学路径。团队由6名学生与2名指导老师组成,通过实地丈量、问卷调研等方式,系统收集公园商业化项目数据与市民反馈,用专业实践为“花园城市”建设贡献青年智慧.
政策研学筑根基,技能淬炼备调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实践前期,团队已做好充分准备。6月中旬起,成员们深入研读《北京市公园条例》《北京市绿色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梳理公园商业化相关文献,结合海淀区“花园城市”建设目标,精准锚定“生态保护与商业运营平衡”核心命题。
实践团研究相关政策文件。邓文静 供图
为确保调研精准落地,团队开展了三轮预调研。首轮聚焦公园类型差异,排除了纯封闭式景区和小型社区公园;第二轮实地走访摸查各公园现有商业项目,发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餐饮集群、朝阳公园的游乐设施、玉渊潭公园的季节性摊位各有特色,最终敲定这五大具有代表性的调研点位,并绘制出标注着各公园出入口、核心景观区、现有商业点位的详细行动路线图。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成员们集中参与实地测量技能培训,熟练掌握空间数据采集规范与测量标准;设计“线上二维码+线下纸质”双渠道调查问卷,为精准收集市民感知奠定基础。
实地丈量探边界,民意倾听聚心声
7月10日午后,实践团的首站调研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启动。雨水冲刷过后的公园绿意盎然,成员们分成两组行动:一组手持激光测距仪、绘图板,沿着公园主路细致丈量经营性项目占地范围。在南门附近的餐饮区,成员万欣婕蹲下身,将测距仪对准商铺外墙,搭档李姗珊则在绘图板上标注坐标,“这个餐饮区东西长28米,南北宽15米,旁边就是草坪,得记清楚与绿地的间距。”
团队成员李姗珊绘制地图。邓文静 供图
另一组成员则在人流密集的步道旁发放问卷。“您觉得公园里的餐饮区会不会影响散步体验?”“您认为当前公园的商业化是否合理?”一句句提问,汇聚成民意图谱。随后几日,团队兵分两路,深入海淀公园、朝阳公园、玉渊潭公园、紫竹院公园。成员们追踪游乐设施等项目的空间占用数据,为后续生态影响评估积累一手资料。调研中,市民积极参与,有老北京感慨:“公园就得是大家的‘绿肺’,可也不能一点商业没有,夏天想喝口水都难就不好了。”一位在紫竹院公园的退休教师坦言:“公园的核心是‘绿’,商业只能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这些朴素的话语,让团队对“生态优先、适度商业”的公众期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目前,团队已初步完成《五大公园商业化项目占地明细表》,收集有效问卷250余份,为后续分析奠定数据基础。
实践团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叶青阳 供图
青春献力绿发展,研思并行致远方
“绿色长征”步履不停,青春担当薪火相传。此次实践,城园立方队以专业学识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在丈量城市绿肺中深化对“生态-经济”协同治理的理解。接下来,团队将整理数据,形成《市民公园商业化感知调研报告》《公园商业化占地生态影响初步评估》,并向园林绿化部门反馈优化建议。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团队成员在调研中读懂城市公园的公共属性,用青春智慧为‘花园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以脚步丈量责任,以调研诠释担当,让青春在绿色发展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实践团学生成员合照。刘雨欣 供图
通讯员 邓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