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水青山,弘扬红色精神——成都理工大学自然之声社会实践团
时间:2025-07-16 阅读: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云南省博物馆合照
2025年7月15日,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成都理工大学自然之声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云南省博物馆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实地采访、发放环保宣传单等形式,队员们深入了解云南自然遗产资源与红色历史文化,积极传播环保理念,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
一、探寻自然遗产 传递绿色理念
上午9时许,服务队成员抵达云南省博物馆,首先重点参观了自然与地质相关展区。展区内详实的图文资料和丰富的实物展品,生动展示了云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队员们认真学习了石林、三江并流等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形成过程及其生态价值,并围绕滇池湿地保护现状展开讨论。从壮观的喀斯特地貌到灵动的高原湖泊生态系统,从多样的生物物种到复杂的生态链条,每一处展示都让队员们驻足细观。
随后,志愿者们对馆内参观者、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简短采访,了解自然遗产保护工作的难点与成效。“您觉得在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中,最难的是什么?”“就我观察,部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还是会对遗产地造成影响,宣传和监管都得跟上。”一位博物馆志愿者这样回答。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收集到了关于自然遗产保护工作难点与成效的诸多真实看法。同时,另一组队员在展厅大厅向游客发放环保宣传单,宣传单上详细介绍了自然遗产保护知识,倡导大家文明游览、低碳出行,共同守护绿水青山。不少游客接过宣传单后认真阅读,还有人主动向队员们询问更多环保知识。
二、感悟红色历史 赓续精神血脉
下午,队员们走进红色文化展区,开启了一段红色历史的回溯之旅。展区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定格着往昔的峥嵘岁月,一件件斑驳的文物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从红军长征过云南时的艰辛历程,到革命战士们在战场上的无畏冲锋,每一个场景都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极大触动。
“这张照片里的战士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守信念,太让人敬佩了。”一位队员凝视着照片轻声说道。通过近距离观看这些历史遗存,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在“一二·一”运动相关展区,了解到进步学生们为了争取民主、反对内战所做的努力时,大家更是感慨万千。
三、志愿服务在路上 环保宣传入人心
据统计,本次活动中,志愿服务队共发放环保宣传单50份,采访工作人员及游客15人次,拍摄现场素材若干。通过实地走访与互动交流,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实践能力,也让更多公众了解了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未来,团队将继续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的誓言。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这次实践活动让团队成员既学到了自然遗产保护的知识,又重温了红色历史,作为新时代青年,不仅要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更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陈峙彤 陆科燃 黄慧 图片:陈峙彤 陆科燃 指导老师:戴晓爱)
作者:陈峙彤 陆科燃 黄慧 来源:自然之声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