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湖北民族大学硒望之光助盲团队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巴东县水布垭镇三友坪社区,在羽翼托管托教中心开启暑期公益实践活动。团队以“精准陪伴,多元赋能”为理念,为当地儿童打造集课业辅导、特色课程于一体的暑期课堂,用青春力量点亮孩子们的假期。
上午九点,暑期实践开营仪式在三友坪社区居委会举行。社区工作人员对团队的到来表示欢迎,硒望之光团队成员承诺,将以专业服务践行志愿精神,为社区儿童带来有温度的陪伴。
(团队成员与三友坪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合影)
随后,团队前往羽翼托管托教中心,迅速展开前期调研。负责人与托管中心老师深入交流,详细记录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兴趣特长及个性化需求——从“喜欢绘画的小桂”到“擅长数学的小伟”,每个孩子的特点都被认真标注。为进一步精准对接需求,团队还与到场家长面对面沟通,倾听家长们关于孩子学习习惯、成长困惑的分享,为后续课程设计收集第一手资料。“老师能这么细致地了解孩子,我们特别放心。”一位家长的话语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团队负责人与家长老师交流讨论)
午后的托管中心充满欢声笑语,课业辅导环节备受孩子们期待。活动一开始,孩子们便主动围到志愿者身边,接连提出各类问题。志愿者们逐一耐心解答,讲解数学逻辑时用了生动比喻,解析语文词句时结合了趣味联想,整个过程互动频繁,气氛热烈。
(团队成员对托管班的小孩进行课业辅导)
团队还结合助盲特色与儿童成长需求,开展了系列特色课程:以“如果我看不见,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为主题的绘画课,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视障人士的生活场景,在创作中体悟不同视角下的世界;知识科普环节,志愿者通过图文展示、互动问答,系统讲解视障群体的相关知识与科学用眼方法,既拓宽了孩子们的认知,也传递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课程中,团队还向小朋友们发放了问卷调查,通过简单直观的问题引导他们梳理对“视障者”的认知,帮助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群体的真实处境。
这一设计既延续了团队的助盲公益初心,又贴合山区儿童的成长需求——通过问卷深化认知、以创作促进共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理解与关爱,也让暑期课堂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元。
(问卷调查部分内容) (小朋友们认真完成问卷调查)
硒望之光助盲团队致力于为小朋友们搭建起通往广阔世界的“知识桥梁”,传播助盲知识,团队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秉承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精准化、多元化的服务,让更多儿童在暑期收获知识与快乐,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之路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