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探路微创介入,对话“铅衣天使”

时间:2025-07-17     阅读:
  7月10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影像新声代”社会实践团深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开启了一场关于生命守护的深度对话。通过深度访谈科室医生、观摩影像并与患者交流,团队切身感受了介入医学在技术实践方面的探索成果及其独特的人文关怀。


图为团队成员随医生了解科室概况 张语桐 供图

  实践团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介入病房进行患者探访,一位与肝癌抗争十余年的患者向成员们讲述了自己的治疗历程。由最初接受传统外科手术到如今微创介入治疗,他感慨道:“现在的手术所需时间短,术后一周左右便可出院,大大减轻了对生活的干扰。”结合影像资料,老师就介入治疗技术发展现状做了进一步说明:从靶向免疫联合治疗,到如今运用载药微球靶向释放实现病灶精准控制,治疗方案正随技术进步持续迭代,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痛苦。

  在与患者的进一步交流中,他特别分享了住院治疗期间与医生建立起深度医患信任的过程:“每次术后,医生都会详细解释手术原理及术后注意事项。正是这些耐心解答,让我们对载药微球的使用、血管栓塞等介入治疗方式有了直观且清晰的认识,也使得我们对治疗更有信心,能以更加平和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团队成员苏沐霖同学深受触动:“智能设备确实在诊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终源于医生用专业素养与仁心搭建的沟通桥梁。”医患信任的基石既在于医生的专业能力,更在于传递出的温暖与关怀,这是医疗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肝癌患者 张语桐 供图

  在与介入科医生们深入访谈的过程中,医生们道出了介入医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是基础,严谨的分析判断能力可以在面对复杂病例中时做出精准决策,而良好的沟通能力则是建立医患信任、传递专业信息的桥梁。“本科阶段最重要的还是打牢专业基础,”作为对影像专业学生的建议,李智医生强调,“要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了解包括AI在内的多学科知识,未来的介入医学必定需要这样的复合型人才。”



图为科室医生解答疑问。张语桐 供图
 
  通过此次研学探访,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悟到介入医学的双重内核:既是毫厘间精妙的技术之舞,更是医者披铅甲、怀仁心的生命守护。这也为影像学子指明了职业航向——以精湛技术为舟,以仁爱之心为舵,才能驶向守护生命的深蓝航道。



图为活动合影。张语桐 供图
 
署名
团队名称:影像新声代,研学科普进行时
团队联系人:赵晨迪 联系方式:13739823732
指导老师:陈慧勤 胡玥
撰稿人:冯永康
供图者:张语桐
审核通讯员:张语桐、赵晨迪

 
作者:冯永康     来源:影像新声代,研学科普进行时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