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晚,汉中市留坝县梭椤村老油坊广场灯火璀璨、鼓乐飞扬。由陕西理工大学“艺术赋能·筑梦兴乡”实践团精心策划筹办的首届“梭椤村民俗音乐节”在这里盛大举行。这场以“非遗传承促振兴,艺术赋能暖民心”为主题的音乐盛会,通过村民自发演绎、校地联袂献艺、童声唱响乡村等形式,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非遗为核:激活乡土文化基因
音乐节在村民表演的非遗舞蹈《采莲船》中拉开序幕。身着传统服饰的村民们以轻盈的舞步,生动再现了江南水乡的丰收图景。随后,《逛梭椤》的悠扬曲调、《婆婆媳妇回娘家》的诙谐表演、《浏阳河》的经典旋律接连上演,原生态的唱腔与质朴的表演相得益彰。“这些祖辈传下来的节目能登上现代舞台,我们感到特别自豪!”参演村民李大爷激动地表示。
校地联动:创新艺术赋能模式
音乐节上,陕西理工大学实践团邀请西安音乐学院师生联袂献艺,展现了专业艺术与民间文化的完美融合。现代舞《奔跑的青春》洋溢着青春活力,美声独唱《蓝色爱情海》彰显专业水准,合唱《我爱你中国》抒发家国情怀,《平凡之路》则道出了青年扎根乡村的坚定信念。这种专业与民间的艺术碰撞,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更探索出一条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童声筑梦:播撒美育希望种子
“梭椤树下梭椤桠,梭椤树下是我家——”由实践团带领20余名村童演绎的节目成为全场亮点。经过一周“美育支教”的系统训练,孩子们在《一起向未来》的舞蹈中展现自信,在《小星星》《茉莉花》的歌曲串烧中传递快乐,更在原创村歌《梭椤树下是我家》的大合唱中唱响乡情。这些充满童真的表演,不仅为音乐节增添了活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据悉,本场音乐节吸引了周边300余名村民和游客现场观看,网络直播观看量达1200余人次,多家企业现场表达了文旅合作意向。这场由青春与乡情共同浇灌的音乐盛会,不仅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用艺术力量唤醒乡土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真正实现了“唱响一台戏,带动一方兴”的美好愿景。
作者 (何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