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临床医学院“红医行”社会实践团赴延安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时间:2025-07-18     阅读: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这座镌刻着红色记忆的革命圣地,虽烽火远去,精神却历久弥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响应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等上级组织关于“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号召,7月14-15日,陕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红医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延安革命圣地开展研学活动。实践团由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付小卫、团委书记李晨紫作为领队,12名青年团员共同参与。

踏访南泥湾 奋进精神杨

7月14日,实践团首站走进南泥湾革命旧址。在南泥湾革命纪念馆前,付小卫以“弘扬南泥湾精神,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为主题,为队员们讲授了一堂鲜活的思政课。他结合馆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展陈,深情回顾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艰苦历程,深刻阐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内涵。

随后,实践团成员先后参观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党徽广场、炮兵学校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一件件斑驳的农具、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仿佛将大家带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峥嵘岁月。实践队员周妮感慨道:“站在南泥湾的土地上,才真正明白革命先辈们如何在绝境中开垦出‘陕北好江南’。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既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更要以南泥湾精神为指引,在专业学习中攻坚克难,在实践中服务社会。”

踏岭忆峥嵘 枣园寻初心

7月15日上午,队员们循着革命先辈足迹,前往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研学。在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历史场所,以斑驳的窑洞、简朴的陈设,无声诉说着革命领袖在艰苦环境中运筹帷幄的壮阔历程。

走进枣园,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旧居,让大家近距离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一盏油灯照乾坤”的奋斗岁月。“枣园见证了党中央领导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重要历程,每一孔窑洞都闪耀着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信仰光芒。”付小卫现场讲解道。

聆听英雄事 传承红基因

参观完枣园革命旧址后,实践团怀着崇敬之情来到延安八一敬老院,向老前辈们赠送蕴含中医药文化的香囊,并认真聆听革命老战士的峥嵘事迹。年逾九旬的解放军老战士精神矍铄,深情讲述他参加抗美援朝经历,还展示了珍藏的军功章。实践队员王耀康在敬老院留言簿上写道:“临别深深鞠躬,愿以所学守护您的健康,让英雄的故事永远有讲述者,也有聆听人。”这本满载青春誓言的留言簿,成为连接两代人的精神纽带,见证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走进西北局,淬炼赤子心

7月15日下午,实践团走进西北局革命旧址,参观历史陈列厅、革命旧址复原区等展区。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全面展现了西北局领导边区军民开展政权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奋斗历程。

在西北局办公厅旧址前,实践队员刘春雨说:“站在革命先辈工作过的地方,我深刻体会到他们‘一张桌子办大事,一盏油灯绘蓝图’的奋斗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传承这种艰苦创业的作风,在专业领域脚踏实地、勇攀高峰。”

盛夏灼灼、青春如歌。此次延安之行,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重温,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临床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更坚定了勇担强国使命的信念。

                              临床医学院党委

2025年7月17日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