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彝绣织锦绣,振兴启新途

时间:2025-07-19     阅读:

  在乡村振兴这一宏观背景下。为了解成昆线上的“彝绣第一村”,西昌学院外国语学院“索玛同心乡村行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于2025年7月5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呷古村开展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在欣赏彝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彝族的民族特色的同时,用青春实践解码非遗魅力,为越西乡村振兴注入高校智慧。

图为呷古村的彝绣坊(罗乐 供图)

  实践团此行聚焦彝族刺绣这一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成昆线线上的“彝绣第一村”,呷古村有着悠久的彝绣历史。志愿者们在呷古村沉浸式感受了彝绣从纹样设计、选线配色到飞针走线的完整工艺。在书记的带领下志愿者们走进“彝绣工坊”,倾听彝绣传承人讲述古老纹样中蕴藏的彝族迁徙史诗与自然崇拜。工坊内,色彩斑斓的彝绣作品挂满墙面,从象征吉祥的羊角纹到寓意丰收的谷穗图案,每一件作品都讲述着彝族的历史与文化。

图为彝绣工坊(文金月 供图)

  随后书记向志愿者讲述当地彝绣的发展历程,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到如今的成昆线上的彝绣第一村。这不仅仅靠的是村里领导干部的带领,还有村民们集思广益,团结一致,共同富裕的信念。村里的彝绣传承人积极带动各位绣娘成立工作室,根据个人所长来分配任务。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保障每一件成品的品质。

图为村书记给实践团成员讲解当地彝绣的发展(文金月 供图)

图为村书记给实践团成员讲解呷古村的发展历程(文金月 供图)

  同时,为推动彝绣产业进一步发展,呷古村积极探索对外合作,与高校和公司建立了紧密联系。每年都有不同学校的师生和企业人员前来考察交流,为彝绣注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运营思维。通过将非遗彝绣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呷古村的彝绣产品不断创新,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更远销海外,走向世界舞台。

  随后,志愿者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产品展示处,在这里我们看到许多新颖的彝绣产品。它们在保留了传统技艺的同时还与当下的流行元素、民族代表,人们喜欢的卡通动物相结合。让彝绣更好的被大众接受并喜爱,从而更好的推广至全中国乃至世界。不仅仅是样式的创新,在这里彝绣还被做成各种各样的产品,例如:香囊、挂坠、帆布包、玩偶等。并且志愿者们还看见传统的彝族服饰也在与现代服饰相结合,创新的服饰更为轻便,便于日常使用。其中的工艺仍不简单,在精美彝绣的点缀下让普通常服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这些产品也不再采用单一的销售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呷古村也采用了“农村+电商”的模式,将将产品运往世界各地。

图为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展示彝绣产品(文金月 供图)

  此次“索玛同心乡村行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的活动是对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积极响应,这次活动不仅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度探寻,更将高校力量与乡村振兴的生动联结。彝绣从深山里的传统技艺,到走向广阔市场的特色产业,见证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向赋能。未来,随着更多青年力量的加入和多方协作的深化,这门承载着彝族记忆的手艺必将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让“彝绣第一村”的故事持续书写新的篇章,为乡村振兴的画卷添上更绚丽的民族色彩。

图为实践团在呷古村的大合照。(文金月 供图)

  (通讯员 罗乐)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