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雄市坪田坳村再次迎来了一群充满活力的青春身影。连续第二年,惠工—油山镇“双百行动”蜜源队在广东省“双百行动”工作组的组织下,深入这片盛产蜂蜜、浸润红色文化的热土,以“新农人直播”与“生活服务体验员”的双重身份,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
镜头前,队员们化身“新农人主播”,在坪田坳村的蜂蜜基地里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当地特色蜂蜜产品。从反复与村委会敲定产品细节、打磨讲解流程,制作直播海报和H5动态宣传,到直播时与网友实时互动,娓娓道来蜂蜜背后的乡土故事,每个环节都凝聚着队员们的专业所学与满腔热忱。坪田坳村蜂场负责人陈主任也走进镜头,与队员们一同推介蜂蜜。他结合多年养蜂经验,向网友讲述村里党员带头改良蜂种的故事,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让直播间里的网友更直观感受到乡村振兴背后的组织力量。“看着订单不断跳出屏幕,才真切感受到,课堂知识真的能为乡村添彩!”一位队员的话,道出了实践的滚烫收获。
镜头外,他们沉下心做“生活服务体验员”,脚踩泥土走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心感受乡村生活脉搏,精准捕捉乡村需求。得知村民渴望掌握互联网营销技能,突击队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在我校“双百行动”服务队坪田坳村工作组的指导组织下,为镇上居民和涉农经营者开办“互联网营销师”专题培训。培训现场座无虚席,既有鬓角染霜的养蜂老手,也有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户。队员们手把手教大家给蜂蜜拍“网红”照片、剪果园采蜜短视频,还模拟直播间场景演练客户沟通话术。“原来手机里藏着这么大的市场!”养蜂户李大叔举着手机,跟着队员一步步操作短视频发布,屏幕上跳出的点赞提醒让他笑得合不拢嘴。培训结束后,蜜源队还与村委会约定,通过线上答疑群持续跟进和解答村民在实操中遇到的问题。这种“高校+村集体+本地实践者”的联动模式,不仅让技能培训落地生根,更激活了村民自主探索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授人以渔”,让互联网营销的种子在坪田坳村持续生长。
“深入体验,方能精准服务。”蜜源队精心设计的“蜂蜜文化墙绘打卡”、“果园探店”等活动,正是基于对坪田坳村资源禀赋和文化特色的深度体验。队员们拿起画笔,在村委的墙面上精心创作,一幅幅展现蜂蜜文化和乡村风貌的墙绘逐渐成型。粉笔灰沾过鞋底,颜料渍印在衣角,每一笔勾勒都承载着队员们对“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这些墙绘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成了吸引游客、传播蜂蜜文化的新地标,用艺术为乡村文旅添彩!
从体验中找需求,用服务创价值。蜜源队不满足于单次直播或培训,更专注打磨长效的落地营销方案:收集消费者与村民反馈,优化蜂蜜包装、故事讲述与销售渠道;深挖坪田坳红色文化底蕴,通过“重走长征路”等活动,将红色资源与绿色产业结合,形成“红色文化引流+绿色产业支撑”的联动效应,让乡村振兴既有精神内核,又有产业根基。
惠工—油山镇“双百行动”蜜源队此次“三下乡”活动,是高校学子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实践。他们以专业技能为笔,以乡野为卷,以“新农人直播”为媒介,以“生活服务体验员”为视角,不仅带来了订单和技能,更播下发展思路与振兴希望。在坪田坳村的土地上,他们用青春书写着“技能报国、青春助农”的答卷,也印证着: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大有可为,必将大有作为!(通讯员 贾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