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十日七彩假期扎根基层,医护专业与童心成长碰撞出育人火花

时间:2025-07-21     阅读:

本报讯(通讯员 张康圆 摄影 周思静)7月7日至7月16日,郴州市苏仙区青年路社区暑期课堂里,湘南学院“书韵杏林·医护童行”志愿服务队的2名指导老师带领18名志愿者,在社区支持下为32名社区儿童打造了一场融合爱国教育、急救知识、传统文化与中药启蒙的“七彩假期”。这场高校与社区协同的实践,以医护专业为支点,以童心成长为落脚点,在基层书写出育人实践的生动篇章。

爱国教育铸魂:从英雄故事到认知深化

红色故事环节,志愿者详细讲解王二小引敌入伏、刘胡兰坚贞不屈、雷锋热心助人等经典事迹,通过“故事问答”“情景判断”等互动形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英雄精神的内涵。当讲到雷锋立足岗位做好事时,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思考“身边哪些小事能体现助人精神”,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发言,从“帮同学捡文具”到“提醒家人节约水电”,逐步将英雄精神与日常行为建立关联。

图为红色教育课堂上孩子们观赏王二小事迹

急救知识护航:从趣味教学到安全意识

暑期安全课程中,防溺水教育聚焦实用技能:志愿者结合社区周边水域环境,讲解“六不准”原则,通过视频解析禁游标志含义,组织情景模拟让孩子们反复演练“喊人、指路、不靠近”的岸上施救原则,强调遇溺水需先呼救并清晰指明位置,严禁盲目施救。

“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急救法教学成了课堂焦点——志愿者用两根手指作“剪刀”定位肚脐上方两横指处,攥紧的拳头作“石头”顶于该位置,另一手作“布”覆盖后用力向上推按,用孩子们熟悉的手势拆解操作要领。三年级的李雨演示后开心地说:“原来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就能帮别人把卡住的东西弄出来啦!”此外,志愿者还同步讲解烫伤“冷水冲洗15分钟”、鼻出血“低头按鼻翼”等操作口诀,配合实景演示强化记忆。家长表示,孩子们不仅能清晰复述操作步骤,还会主动提醒家人规避风险,安全知识已真正融入日常行为习惯。

图为志愿者指导社区儿童模拟手外伤止血包扎

传统文化润心:从经典体验到认知共鸣

传统文化课堂上,《弟子规》诵读让孩子们在韵律中感受经典魅力,志愿者讲解“父母呼,应勿缓”等语句,引导他们理解礼仪内涵;古诗“诗句接龙”中,孩子们从“霜叶红于二月花”联想到社区绿化带的秋景,让诗词与生活产生联结;“五行”音乐课上,志愿者播放五声调式片段,孩子们在分辨韵律中体会传统音律的调和智慧,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中药启蒙探趣:从药材认知到生活应用

志愿者带来金银花、山楂等常见药材,让孩子们闻香、触摸、辨认。“金银花能解暑,山楂能开胃”的讲解搭配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社区居民王先生发现,孩子逛超市时指着山楂说这是中药,能帮爸爸妈妈消化。从课堂上的好奇观察到生活中的具体联想,中医知识正通过这样的日常互动,悄悄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认知里。

图为志愿者指导社区儿童识别中药材

成果展示显成效:文化与技能融合育新苗

结业仪式上,家长受邀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成果。孩子们端坐整齐,齐声吟诵《静夜思》《游子吟》等经典诗作,稚嫩童声传递出对传统文化的接纳与共鸣;《洗手操》表演中,规范动作流畅自然,展现出卫生习惯的扎实养成。压轴的哪吒急救短剧里,志愿者以经典角色演绎为载体,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法等急救知识自然融入剧情,台下孩子专注模仿的神情,让传统文化与急救知识的融合显现出真切的育人实效。

图为哪吒急救短剧中“哪吒”实施心肺复苏的场景

此次“七彩假期”实践,于志愿者而言,是一场双向成长的奔赴。我们响应国家基层服务号召、契合社区托管需求,在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看护难题中,将儿科护理职业目标与实践结合,积累了儿童照护经验,也在教学相长里深化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认知。

图为志愿者与社区儿童、社区工作者的合影

高校与社区的这场携手,生动展现了破解基层教育服务资源缺口的实践路径。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筑牢了安全防线、厚植了文化根基,而这场实践也为教育资源下沉与专业人才实训的结合,积累了鲜活的经验。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既回应了社会对基层服务的需求,也让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淬炼,真正诠释了“以青春之我,赴基层之需”的实践意义。

一审:黄志兴 二审:刘苗姣 三审:彭  瑜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