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桐心筑梦团”社会实践团队于近日赴安徽省广德市桐汭街道苏觉社区,成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支教活动。本次活动聚焦“AI赋能乡土教育”主题,紧密结合广德市“长三角康养胜地”的定位,通过创新形式将科技力量融入乡村教育,为当地儿童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趣味融合的学习体验,有效传播了广德的康养魅力。
AI技术破壁,乡土教育焕新颜
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桐心筑梦团”不仅为苏觉社区儿童提供了细致的日常课业辅导,还精心策划了系列趣味活动丰富其暑期生活。其中,于7月17日开设的“AI彩笔绘家乡——康养名城童心探秘”主题公益课堂成为亮点。该课堂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专业优势,深度挖掘广德地方特色资源,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将抽象的生态知识、地质变迁与乡土特产转化为儿童易于理解和参与的内容。
1.AI解码竹海生态: 针对“中国竹子之乡”广德的特色竹海景观,团队利用AI算法将竹笋长达5年的生长周期浓缩为7秒的动态演示视频,并将其转化为简易的简笔画模板。孩子们通过直观的动画理解了竹子生长的生态循环过程,随后用彩笔描绘心中的“绿色氧吧”,在艺术创作中深化了对“竹乡画廊·康养名城”生态价值的认知,根植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AI呈现地质奇观: 面对广德标志性景点太极洞钟乳石形成的漫长地质过程这一抽象概念,团队借助AI生成技术,将钟乳石百万年的演化历程压缩为几秒钟的生动动画,并将复杂纹理简化为易于儿童临摹的卡通图案。动画中钟乳石“生长”的景象令孩子们惊叹不已,随后通过绘画实践,加深了对地质科学和自然奇迹的理解。
3. AI助力农创IP打造: 为推广广德特产“黄金芽”茶叶,团队引导儿童发挥想象力,利用AI工具共同创作拟人化的农产品IP形象。在童真创意与AI技术的碰撞下,“茶芽宝宝”、“茶叶侠”等生动有趣的形象应运而生,使原本抽象的家乡特产变得具象化、趣味化。这一过程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家乡特色农产品的了解,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兴趣。
科技赋能乡教,青春助力发展
团队负责人在活动总结中表示:“我们致力于运用AI技术降低复杂知识的理解门槛,同时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唤醒孩子们心中对乡土的热爱与自豪感。本次课程紧扣广德‘康养名城’的战略定位,旨在发挥数字技术的独特优势,弥合知识鸿沟,让地方传统文化和生态资源浸润童心。”
此次“桐心筑梦团”的实践活动,通过AI技术有效破解了康养资源在儿童认知、艺术表现和文化传播上的壁垒,为长三角区域康养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学子运用所学服务地方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活动成果获得了社区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为广德康养名城的魅力传播增添了亮丽的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