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追寻红色足迹,守护初心之地

时间:2025-07-25     阅读:

  七月的风裹挟着热忱,初心在岁月中愈发笃定。2025年7月16日,广州新华学院古围红耕突击队全体成员在江古山村村委委员黄云龙的带领下,来到清远英德横石水镇江古山村,那座承载着革命记忆的思源亭。队员们循着历史的脉络驻足沉思,以躬身之举守护英雄印记,于无声处感悟“思源”二字的千钧重量。

  (思源亭全貌 苏凯武摄)

  思源亭的檐前,“思源亭”三个大字笔力苍劲,那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司令员何俊才题写,字字间凝结着老一辈革命者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后人的嘱托。亭柱上“红色江山千古秀,阳春花木满林开”的诗句,道尽了先烈对家国安宁、山河锦绣的向往。

  (思源亭纪念碑 苏凯武摄)

  思源亭内正面矗立着一座“人”字形纪念碑,碑上端刻有“革命历史纪念碑”7个字,碑座长1.8米、宽1.35米、高2.3米,碑座正面刻有“江古山村革命斗争简史”;碑座后面刻有13位烈士芳名,他们分别是:林作湘、林作优、林作亮、林作祈、林锦杨、林家俊、林锦章、林汝先、林宝琛、林名山、蓝应聪、黄锦中、林庆勋。思源亭后边和左右均为1米多高的围墙。

  (思源亭烈士名称纪念碑 苏凯武摄)

  队员们驻足于亭内的“革命历史纪念碑”前,认真查阅历史记载。烽火连天的岁月里,13位烈士用热血染红了这片土地,他们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碑上,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英勇的传奇,安稳日子的背后,是英雄烈士们的牺牲与坚守。

  (突击队成员在思源亭清扫 苏凯武摄)

  而后,队员们开始细致地打扫思源亭内外。清扫亭周的落叶时,弯腰俯身间,更似在为英雄守护一方洁净。洁净后的思源亭,在阳光下更显庄重,碑上的名字愈发清晰,仿佛在无声诉说着那段不该被遗忘的过往。打扫完毕,众人围站在纪念碑前,静默伫立。

  (突击队全体成员进行默哀 李家伦摄)

  如今,思源亭依旧静静矗立在山间,它不仅是一座纪念亭,更是一座精神灯塔。当更多人走近这里,读懂碑上的故事,接过传承的接力棒,红色的基因便会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与村干部合影留念 苏凯武摄)

作者:广州新华学院刘金怡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