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校地携手育新苗,共促教育谱新篇

时间:2025-07-30     阅读:
2025年7月23日,怀着服务县域教育的热情,广东财经大学“葵阳梅语”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采访了五华县第一小学校长。本次深度访谈聚焦学校发展理念、资源统筹、政策落实、文化传承及校地合作等核心议题,双方共同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理念领航:以“做更好的自己”照亮成长之路
访谈伊始,作为梅州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李钧校长向实践团成员清晰阐述了学校“做更好的自己”这一核心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涵盖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家长协同及学校建设四大维度: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健全的智力、强健的体魄、突出的才艺及健康的情商。校长特别强调了他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全面发展不是全优,而是在天赋基础上让德智体美劳同步进步。”在教师层面,要求教师具备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与工匠精神;倡导家长做到负责、陪伴、奉献、成长与参与;着力完善学校的制度、环境、文化与设施设备。校长强调,理念的践行体现在日常点滴,如持续维修设备、整合功能场所,特别是打造了涵盖人文、体育、艺术、科创及非遗木偶等多元化的“文化课程”体系。这些扎实的育人实践也为学校赢得了广泛认可,例如荣获:广东省中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梅州市级实验校、梅州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他深刻地指出:“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影响;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看你怎么做。”这句话道出了学校一切育人实践的底层逻辑。
直面挑战:统筹资源,破解发展难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校长详细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教师缺编严重、队伍不稳定(存在借调现象)、年龄结构老化、招聘困难与小规模学校超编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学校探索出“三联动”即专家引领、名校互动、区域联动的教师成长机制,并建立了“种子-新秀-栋梁-长青”的梯队化培养模式,通过分层培训、课题研究、结对帮扶等方式,努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补齐理论短板。这一系列举措有效促进了教师成长,近年来荣获了第一批梅州市优秀学科教研组等奖项。
在“双减”政策与课程改革的平衡上,校长表示关键在于提升课堂效率。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与AI等新技术培训、控制作业量、减少机械考试,并努力保障特色课程课时,力求在减负中提质增效。他明确反对题海战术,犀利地指出:“刷题提升熟练度,但代价是兴趣减弱和心理压力——得不偿失。”这为学校探索高效课堂、保护学生学习热情提供了鲜明注脚。
文化赋能:IP构想为本土特色教育注入新活力
访谈中,实践团特别关注了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与在地文化传承。当被问及“学校IP”形象设计时,校长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开放的态度,明确表示支持打造融合五华本土特色尤其是学校优势项目足球(在2024年五华县“县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暨“满天星”训练营联赛中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和国家级非遗提线木偶的IP形象。校长特别感谢“葵阳梅语”实践团为这一创意注入的青春活力与专业视角,并对未来可能的合作设计表达了期待。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