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垃圾分类理念深入推进,7月22日,资环学院赴蜀山区志愿服务实践团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协助下,成功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问卷调研,顺利完成100份有效问卷收集。活动中,团队不仅通过问卷深入了解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还同步推广可降解明信片,让绿色环保理念随调研深入社区肌理。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协调引导下,实践团成员高效开展工作。成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接触到更多居民,耐心引导大家填写涵盖分类态度、知识水平、参与度等维度的问卷,通过细致沟通确保数据真实有效。同时,实践团成员结合实际场景向居民详细介绍可降解明信片的优势,从环保材质、自然降解原理到减少垃圾污染的实际意义,让居民直观感受绿色物品的重要性与价值。
“这种明信片用完能自己‘消失’,真的很环保!”一位居民接过可降解明信片时感慨道。实践团成员以实物为载体,将抽象的环保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场景,让绿色观念在互动中自然渗透。
对100份问卷的初步分析显示,垃圾分类在社区的推广呈现“积极面与待改进点并存”的特点。从积极信号来看,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持积极态度,认可其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且参与日常分类的比例较为可观,显示出良好的群众基础。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待解难题,如居民在垃圾分类知识储备上存在不足,对不同类别垃圾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效果和居民满意度仍有提升空间,社区分类普及、居民参与积极性以及设施完善度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宣传方式上,虽社区活动等形式得到一定认可,但仍需探索更有效的宣传途径,全面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参与度。
据实践团介绍,后续将深入分析这 100 份问卷的数据,结合社区工作人员的一线经验与可降解物品的推广情况,为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及环保宣传制定针对性建议。团队希望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与实践总结,为社区生态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专业行动助力社区生态建设,让绿色理念从 “认知” 走向 “行动”,更加深入人心,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对社区垃圾分类现状的 “摸底”,也是一场流动的环保宣传。实践团用扎实的调研与创新的推广方式,为社区环保工作注入青春力量,让绿色种子在调研与互动中持续生根发芽。
来源:资环学院 作者:刘李丹薇 联系方式:79979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