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推进青春助力“百千万”行动,同时将文化启蒙教育与家风传承有机结合。2025年7月29日,广州华立学院潮韵薪火育苗队以“文化启蒙润心田,手工协作传家风”为主题开展活动,同步结合社工站妇联“移风易俗树家风”项目,让孩子们在文化浸润与动手实践中收获成长。
上午的趣味语文课堂以“成语接龙”开启文化探索之旅。孩子们依次参与“数字成语”“动物成语”“颜色成语” 三轮挑战。挑战结束后,主讲队员陈璇敏通过结合实例讲解成语含义与用法,让抽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表达逻辑。
“古诗词赏析”环节聚焦《游子吟》,小陈老师先以孟郊与母亲的故事铺垫情感基调,再逐句解析诗句意境,让孩子们直观理解母爱,引导他们体会“感恩”的深层意义。
文化故事分享环节以“羊有跪乳、鸦有反哺”的谚语为切入点,配合动画演示动物感恩行为,让孩子们初步建立“感恩是自然本能” 的认知。随后讲述的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坚守等现实故事,将感恩视角从自然延伸至身边。
故事分享后,队员们分发彩纸、画笔与贴纸,引导孩子们将心意融入贺卡创作中:有的用刚学的成语 “一心一意” 表达对家人的牵挂,有的画下《游子吟》中的“针线” 图案呼应古诗意境。一张张卡片虽稚嫩,却成为孩子们与“想感谢的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下午的手工创作课充满巧思,孩子们的思考转化为下午风筝创作的灵感。有的以“爱心”造型传递温暖,有的则写下“感恩”二字标注心意。在队员们的创作指导下,从线条勾勒到色彩搭配,助力孩子们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具象画面。当一只只承载心意的风筝完成,会议室俨然成为汇聚温情的小小展厅。
作为结合社工站妇联“移风易俗树家风”的特色活动,当日内容始终围绕“感恩”核心展开。成语中的传统智慧、古诗里的亲情表达、风筝上的心意传递,让孩子们在实践中理解“家风”的具象内涵。活动尾声,有孩子主动将风筝赠予父母、社工站老师,以实际行动完成了“感恩” 从认知到实践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