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千年文脉 悟历史传承——江苏科技大学开展暑期实践
为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增强青年学子文化自信,7月25日,我校电信学院文澜青行团全体队员赴宿迁市博物馆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沉浸式学习+创新性传播"为主线,通过专题研学、志愿服务、文创开发等形式,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感悟历史魅力。
在博物馆负责人的带领下,队员们系统参观了"宿迁文明展""西楚雄风""水韵风华"三大主题展厅。从新石器时代的顺山集陶器到明清时期的运河文物,200余件珍贵展品生动勾勒出宿迁六千年的文明图谱。实践团成员重点考察了项羽文化专题展区,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霸王形象艺术作品,深入探讨历史人物在民间叙事中的演变规律。在博物馆里,队员们尝试用手机扫描文物二维码,就能听到生动有趣的文物故事,比如"项羽小时候的故事""古代人怎么用陶器做饭"等。
实践过程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亲手体验拓印技术,用宣纸和墨汁把青铜器上的花纹拓下来,制作成属于自己的文创书签。此外,团队还收集了游客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发现不少人原本觉得历史很枯燥,但通过这次实践,发现原来文物背后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纷纷表示以后要多逛逛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实践期间,团队成员分组参与了多项特色工作:协助完成清代银饰类文物的数据采集与录入,开发"文物里的成语故事"青少年教育课程,并在客流高峰时段承担讲解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游客300余人次。
此次暑期实践不仅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脉对话,更是青年学子以行动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生动课堂。队员们在触摸文物肌理、解码历史叙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当代人的创新表达。未来,文澜青行团将继续以“行走的文化传播者”为使命,把在博物馆中汲取的灵感转化为更多元的实践成果,江苏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将持续支持此类文化实践项目,引导青年学子在“探文脉、悟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更多年轻心中生根发芽,为守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