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械心铸国实践队—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实践纪实(一)

    时间:2025-08-02     阅读:
    来源: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械心铸国实践队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7月12日,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组织师生代表赴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学院团委书记冯泽、团委辅导员王一琳、郭之慧带领青年学生干部,通过实地研学、沉浸式体验等方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踏入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实践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驻足凝视碑座上的革命浮雕,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那段枪林弹雨的峥嵘岁月。
  首先,实践队员们走在抗战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展区,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详实的文字资料,生动展现了华北地区革命先辈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他们认真观看画展,不时驻足交流,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丰碑。
  随后,实践队员们走进华北军区烈士纪念馆。馆内的陈列无声却有力,抗战时期的印记在每一个角落流转。墙上静静陈列的老照片,有的定格着战士们奔赴战场前的坚毅面庞,有的记录着军民同心支援前线的温暖瞬间,照片边角的褶皱里,藏着岁月磨不去的赤诚。玻璃罩下的一件件旧物品,诉说着不凡的过往:磨得发亮的步枪上还留着硝烟的痕迹,补丁摞补丁的军装仿佛能让人触摸到穿它的战士曾有过的体温,还有那本页脚卷起的战地日记,字迹虽已模糊,字里行间的热血却依然滚烫。一段段详实的文字介绍在灯光下泛着微光,队员们驻足凝视,目光掠过那些关于抗争、关于坚守、关于牺牲的记述,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阻隔,革命先辈们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身影、在缺衣少食的困境中咬着牙坚持斗争的模样、在民族危难之际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决绝,一一在脑海中清晰浮现。
  最后,实践队员们踏入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拾级而上,楼梯两侧的巨型浮雕墙“太行英魂”赫然入目,上方“红色太行,永恒的见证;英雄河北,不朽的历史”的题字熠熠生辉。群山之前,大型群体雕塑“冲锋陷阵”巍然矗立,集中展现了人民军队在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红旗曾插遍燕赵大地。20世纪初,百姓身处水深火热,辛亥革命的失败,促使爱国志士重新探寻救国之路。而在河北这片英雄土地上,先后涌现出大批爱国知识分子:从五四运动在华北掀起思想浪潮,到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河北创建发展;从抗战时期八路军建立抗日根据地、浴血抗倭,百团大战中华北军民的英勇表现,到解放战争时期华北作为重要战略后方支援前线、助力三大战役决胜。实践团偶遇了河北省爱心公益协会的小讲解员,他以真挚饱满的情感,为实践队员们娓娓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那朴实话语中流淌的敬意与缅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实践队员,让大家在重温历史中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先烈精神的厚重与震撼!


  此次社会实践虽已落幕,但那段红色历史带来的震撼、英雄精神传递的力量,将永远镌刻在实践队员的心中。它既是一次精神的充电,更是一声前行的号角,激励着大家以更昂扬的姿态投身学习与实践,让红色基因在青春的奋斗中持续传承,让革命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永远闪耀。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