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探寻红色水利工程中的民生保障密码 ——公共管理学院浪底解码社会实践队

    时间:2025-08-04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为深入挖掘红色水利工程的民生保障内涵,探索劳动保障视角下的治黄实践智慧,引导师生了解国情、感知社会,服务群众、践行小我服务大我、青春奉献祖国。2025年7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浪底解码社会实践队走进小浪底枢纽核心区。恰逢年度排沙高峰期,三条排沙洞形成的“黄金瀑布”十分壮观,实践队成员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到,小浪底工程通过“拦排调放”的科学调度体系,将黄河下游防洪标准从六十年一遇提升至千年一遇。这一工程构建了流域性的“风险防控社会保障网”——通过工程性防御措施转化洪水风险,恰似社会保障制度通过风险共担机制守护民生安全。

小浪底大坝正在开闸放水

队员站在远处观看

在枢纽观景平台,实践队成员研读治黄效益展示体系时发现,小浪底工程每年为下游提供40亿立方米生态补水,保障了沿黄地区500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同时通过92.6万千瓦装机容量年发电35亿度。这一“水—土—能”协同保障体系,创造了约12万个就业岗位,形成了“工程建设—生态修复—产业升级—就业扩容”的良性循环。这与我国积极就业政策中‘生态优先、就业跟进’的理念高度吻合。午后,实践队成员在半圆形纪念广场开展深度调研,三根巨型石柱构成的纪念雕塑成为解读小浪底工程建设中的劳动保障的活教材,“三足鼎立”石柱象征的建设、设计、施工三方协同制,揭示了计划经济时期劳动保护与生产组织的独特模式。

队员正在了解小浪底水库的生态治理理念

队员来到纪念广场参观

当排沙巨浪与青年足音在黄河峡谷共鸣,实践队成员深刻认识到,小浪底工程不仅是水利工程的典范,更是社会保障理念的物质载体——其防洪功能蕴含风险共济的保障逻辑,生态效益彰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思维,劳动印记铭刻多元协同的保障智慧。此次实践活动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提供了“从工程看民生、以技术观保障”的独特研究视角,也让学子们在黄河安澜的实践中坚定了“以专业所长筑民生之基”的理想信念。更重要的是,小浪底工程所展现出的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我们应当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

图片3.jpg

队员与队旗合影留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