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至7月3日,西南石油大学(南充校区)青行乡耘暑期社会实践队进驻东巷口村,以 环境整治、农业助生产、标识焕新、关爱老人、智农科普 五大行动为脉络,在七天里扎进乡土,用实干勾勒乡村振兴的青春图景。
一、街巷河道焕新:扫帚挥出“清爽乡村”
队员们化身“乡村清道夫”,扛着扫帚、铲子奔走在巷道与河道间:
- 街巷整治:清扫积尘、杂物,清运路边垃圾,让巷道露出原本面貌;
- 河道焕颜:打捞河道漂浮物,改善水质;
- 环保宣讲:劳作时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带动更多人参与家园维护。
经此一役,东巷口村灰尘减少、河道清亮,村民环保意识悄然觉醒,自发加入“护村行动”。
二、田间果园助攻:青春汗水浇旺“丰收希望”
农业生产一线,队员们跟着果农、村民学本事:
- 柚子园精细管理:在果农指导下,辨认并摘除“次等小柚子”,让养分集中供给优质果实;同步除草、施肥,为柚子树垒起“成长buff”;
- 田间杂草清除:人工拔除农作物周边杂草,向村民讨教“辨苗识草”技巧,守护作物生长环境。
从“课本知识”到“田间实践”,队员们懂了“疏果保产”的逻辑,也让果园、农田的丰收期待更浓。
三、标识牌焕新:擦亮乡村“名片”
乡村标识是对外窗口,队员们对 道路指示牌、村名标识、宣传栏 开展“焕新工程”:
- 修复倾斜、破损的标识,清洁表面污渍;
- 张贴环保、智农主题海报,让标识牌既“指路”也“传知识”。
经维护,标识牌清晰醒目,成为村里的“新风景”,也让环保、智农理念随目光渗透。
四、桑榆温情相伴:陪伴叩开“幸福门”
实践队走进老人家中,把关怀落进细节:
- 生活照料:帮老人打扫房间、整理家务;
- 精神慰藉:陪老人唠家常,表演简单节目解闷。
一递一接、一坐一唠间,老人脸上的笑意更浓,村庄里也泛起“关爱老人”的温情涟漪。
七天耕耘,东巷口村收获 “四新一亮”:街道河道新貌、果园农田新态、标识名片新颜、老人生活新暖,村民智农认知新升。青行乡耘队以“学生身份”入局,以“实干者姿态”深耕,在乡土间写下“青春有为”的答卷——这是知识与土地的对话,更是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未来,这份“乡土实干课”的余韵,仍将在东巷口村的蝉鸣与果香里,持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