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三下乡日志 当乡情遇墨韵,我们为斗门下洲村绘出“指路诗”

    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珠海科技学院“乡情墨韵”突击队
  盛夏七月,珠海科技学院“乡情墨韵”突击队的成员们走进珠海市斗门区下洲村,开展为期六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服务乡村,促进发展”为宗旨,聚焦当地文旅融合转型中的“寻路难”问题,发挥设计专长,为当地量身打造了一套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特色指示牌系统,助力乡村振兴。
  下洲村正从传统农业向文旅融合转型,“一席·半山渡民宿”与“斗门印象小镇”是其核心名片。然而,游客常因找不到停车场、特色店铺而困扰,村民日常出行也感不便。面对这一痛点,“乡情墨韵队”精准立项:在关键路口墙面设置特色路牌,让寻路不再难。
 
  行动伊始,队员们顶着烈日,背负速写本与测绘工具,深入村落展开深度调研。在民宿区,他们细致勘察现有临时指示牌的设置位置、状态及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度,并采访工作人员。“客房分散,急需美观耐用的路牌指引游客。”工作人员的建议被队员们认真记录。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委详细介绍了小镇发展规划与面临的挑战,明确指出:“寻路难题直接影响游客体验,需围绕斗门印象小镇打造全面的游客指引体系,让游客在小镇内的出行更加便捷顺畅,也让村民的日常出行获得更多便利。”
  
  汇聚丰富的实地调研资料与村民诉求,团队于助民驿站展开热烈讨论与方案构思。夏日阳光洒落长桌,队员们系统梳理调研信息,查阅设计资料,提炼核心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在电子设备与手绘草图上反复推敲、优化,团队成员积极贡献智慧,碰撞思想。经过多轮细致修改,融合专业视角与当地需求的设计初稿终于成型。
  
  带着初稿,团队再次走进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汇报。队员们清晰阐述设计理念,村委俯身细看图稿,对每一处细节提出宝贵意见,建议融入荔枝、甘蔗等本土特色元素以及小镇IP形象。团队虚心接纳,结合实地再勘察,于夕阳中进一步完善方案。最终定稿的指示牌设计不仅路线指引清晰,更巧妙融入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团队还延伸设计,制作了展现村落风光的文创明信片。
  
  在村委会议室举行的最终方案汇报上,团队的设计成果赢得了高度认可。村委表示:“大学生的创新视角和专业方案极具价值,高度契合下洲村文旅融合发展需求。我们将积极推动后续沟通,力争将这些凝聚智慧的设计转化为现实,落地生根。”
  


  珠海科技学院“乡情墨韵”突击队用手中的画笔,为下洲村绘就了一首无声的“指路诗”。这不仅是暑期社会实践的圆满答卷,更是青年学子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助力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当设计根植乡土,路牌便不仅是导向标识,更成为讲述小镇故事、连接城乡情感的桥梁。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