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闽韵拾光”实践队走进福建博物院 解码文物里的闽地文明

    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 高语欣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闽韵拾光”实践队以“闽地遗珍·文博新声”为主题,走进福建博物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文物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实地调研、互动体验、创意传播等方式,深入探寻闽地历史脉络,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福建博物院作为福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馆藏17万余件文物,涵盖古陶瓷、书画、青铜器等众多品类,“福建古代文明之光”“海上丝绸之路”等常设展览,生动展现了闽南文化、海洋文明的独特魅力。实践队首先聚焦这些特色展览,通过拍摄文物素材、记录参观者反馈、参与志愿者讲解培训等方式,系统梳理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逻辑。高语欣同学在商周青铜器前驻足,追溯闽地早期文明的印记;在宋元瓷器展柜旁思考,感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繁华,沉浸式体验让她对“文物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着的历史”有了更深理解。

  为搭建文化与青年群体的沟通桥梁,实践队以“青年传播青年”为理念,设计了一系列创新传播形式。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青年兴趣点,团队创作了“文物盲盒问答”短视频脚本,用趣味互动解读昙石山文化遗址展品等特色文物;绘制“闽地文化寻宝”手绘地图,标注展厅内隐藏的文化彩蛋,引导同龄人主动探索地域文化。这些创意成果既保留了文物的学术严谨性,又贴近年轻群体的认知习惯,为博物馆教育的年轻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实践期间,团队还访谈了相关志愿者,深入了解当前文化传播的策略与痛点。双方围绕“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展开探讨,博物院专业社教团队的经验分享,让实践队对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团队负责人高语欣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解码了文物中的闽地文明,更意识到青年在文化传承中的责任。未来,我们希望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更接地气的传播内容,让更多人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

  此次实践活动依托福建博物院丰富的馆藏资源与专业支持,形成了“调研-创作-传播”的完整实践链条。实践队表示,将持续完善调研报告与创意作品,为福建地域文化的活化传播贡献青年力量。

  (福建师范大学 高语欣)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