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漓韵美育,艺助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们为践行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理念,并助力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决定开展特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专业力量为乡村发展注入自己的新活力。
活动开展前,团队以桂林市东漓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深入乡村学校探索融入路径。成员走访调研非遗传承基地,与传承人交流,挖掘桂剧、拓印、扎染、竹编等非遗文化的内涵,并融入自身专业,打造创意非遗手工课堂。课堂上,学生们通过一系列体验,观看数字人——“非遗小使者”非遗视频、制作传统技艺的非遗手工,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提升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让非遗在乡村美育传承中 “活” 起来。

图为团队成员美育课程讲解图片
图为东漓古村实践调研照片
紧接着团队前往桂林市资源县梅溪镇,团队着力于“和美乡村建设” 与 “特色产业帮扶” 等需求。发挥设计专长,开展主题墙绘创作,以山春夏秋冬的水田园、民俗故事为素材,为乡村增添艺术氛围让,乡村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聚焦特色农产品,进行农产品包装设计升级,从造型、色彩到文化符号设计与融合,打造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农产品包装,助力农产品 “走出去”。

图为团队成员墙绘成果展示
图为墙绘团队成员合影
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遵循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的发展方向,在实践里深化对乡村发展的认知,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帮扶实效。目前,创意非遗手工课堂已取得一定成效,墙绘完成创作,包装设计不断丰富。该项目不仅为非遗传承拓宽渠道、为乡村美育与产业赋能,不断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也让“漓韵美育,艺助乡村”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以青春力量书写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的融合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