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春芳华润乡土,自然农法筑梦行:记农禅谷乡村振兴调研实践

    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初晓菡

  2025年8月7日至1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芳野知行”乡村振兴调研团一行5人,赴山东烟台农禅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自然农法与芳香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田间地头,探访农禅谷“以香村带动共富”的独特路径。从大马士革玫瑰的种植奥秘到自然农法的生态智慧,再到“公司+农户”的共富模式,队员们用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视角记录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在芬芳与泥土的交织中,见证农业人的坚守与创新。

  “这一生至少要当一次傻瓜。”翻开《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的扉页,木村阿公的故事如一颗种子,埋进了农禅谷创始人隋美芝与智维俊的心中,也指引着一群农林学子驶向烟台的青山深处。车窗外的荒凉渐次被绿意覆盖,泼墨般的田野里,藏着一座竹屋牌匾上刻着“农禅”二字的迦南地——这里,是自然农法的试验场,更是以“香村”带动乡村振兴的起点。

  自然为师,格物致知

  初抵农禅谷,扑面而来的不是数据与汇报,而是一杯稀释的玫瑰纯露和一朵干涸仍馥郁的大马士革玫瑰。“先感受,再提问。”智维俊总经理的话让队员们放下笔记录本,跟随他的脚步走进香草掩映的田野。牌匾旁“知和无尤”四字取自《道德经》,寓意“不争而无忧”,恰是农禅谷的核心理念:乐活、安全、永续、等待、忍耐、原谅。

  在玫瑰园里,队员们对比不同品种玫瑰的植株与香气,学习“液体黄金”大马士革玫瑰的药用价值;在芳疗体验课上,精油舒缓的触感从指尖蔓延至眉心,仿佛自然的馈赠直抵灵魂。“为何瞄准芳疗产业?”智总翻开市场数据:国际品牌已培育出消费群体,而农禅谷要做的,是立足中国传统,打造“无可挑剔”的国产芳疗产品。

  泥土中的答案:等待与原谅

  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八卦香草园“凌乱”的作物排布中。香草与蔬菜共生,杂草覆盖的土壤里蚯蚓穿梭,十年陈酿的酵素桶飘出果香——这是自然农法的“语言”:混合播种以驱虫保墒,用辣椒水、草木灰替代农药,即使成本高昂也坚守“绿水青山”。队员们追问失败的经验,智总笑道:“我们学会了等待土地苏醒,忍耐颗粒无收的焦灼,最后原谅自己和自然的磨合。”

  这份坚守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在恩施,农禅谷建立“扶贫车间”,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免费提供种苗技术,保底收购鲜花,带动500多名农民就业,户均增收1.8万元,农户们捧着玫瑰的笑脸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芬芳的传承:从研学到文旅

  乡村振兴离不开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队员们动手蒸馏精油、缝制古法香囊,体验农禅谷为中小学生设计的研学课程。“文旅需要文化底蕴支撑。”智总解释。烟台与恩施的玫瑰节、非遗香囊工作坊,正将芳疗文化植入游客记忆,而大马士革玫瑰的香气,成了连接城乡的纽带。

  离别时,队员们回望竹屋门口的七块牌子——从保加利亚农科院的合作证书到研学基地的铜匾,每一块都记录着“傻瓜”们的十年步履。农业人的情怀,是隋美芝夫妇“还给大地一方净土”的执念,是农户们增收后眼里的光,更是青年学子在芳疗课上的顿悟:“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才能读懂乡村振兴的深意。” (通讯员 初晓菡)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