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烈日当空,华中农业大学化学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一行走进大别山青创中心,开展以“青春筑梦,创享未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摩、企业交流和生态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青创中心“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感受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青年创业活力。
在青创中心农产品展销馆,团队成员通过鸟瞰图和动态数据屏,系统学习了园区六大功能区的科学布局。在供应链专区,团队见证了“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创新:时榴公司通过直播带货能快速将自动阀门产品送往全国各地;圆通速递的智能分拣线每小时处理包裹量达1万多件;九九健康医疗的远程诊疗系统已覆盖周边17个乡镇。实践团队分别走访了园区功能区,观看了直播间、运营区、培训室等,在无人机培训室里,学员们通过VR设备模拟农田植保作业。
实践队学习无人机科技助农知识 陈斐杨摄
在同心湖畔的青年菜园——这片由入驻创业者自发开垦的生态区,种植着不施农药的番茄、辣椒、黄瓜等10余种蔬果。闲暇时间他们常来除草浇水,这里既是减压空间,也是锻炼身体场地,彰显着青年群体热爱生活的激情。走到直播场地时,几名员工正为即将进行直播售卖的工作做准备。一位员工说,做直播就像老师上课一样,背后需要准备的事情非常多。例如,她所售卖的潢川特色农产品红薯粉皮,为保证口感和新鲜度,需要当地农户早上四点开始制作,再送来直播间,以及直播时对粉皮的详细介绍、背后的故事都需要事先准备充分了解。

实践队与电商主播交流直播经验 陈斐杨摄
大别山青创中心王道成主席带领我们实地参观,热情介绍,我们对青创中心的各项政策的实施、产业扶持情况、直播基地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青创中心在资源对接、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系统化布局,为创业者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与入驻企业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诸多创业案例背后的努力与坚持,感受到青创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无限可能。此外,青创中心还积极构建青年创业生态圈,为青年提供从创意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为青年创客们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让青年人拥有更多创业就业机会,服务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深受启发,激发了青年学子对返乡创业的思考与热情,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王道成主席与实践队合影纪念 陈斐杨摄
实践队长李林竹表示,这次实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科技与人文的双重驱动。这里的工作、生活、娱乐环境都很好,是年轻人创新创业的好地方,他们将结合化学专业特长,保持联系,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