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学子赴江西余江,开展“传承血防精神,助力健康中国”活动

    时间:2025-08-19     阅读: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清源正本祛虫疫,勠力同心赴康衢”暑期社会实践队
         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全国所有流行县达到消除血吸虫病标准”的目标,7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清源正本祛虫疫,勠力同心赴康衢”实践队赴江西余江蓝田宋村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考察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访谈蓝田宋村两代村干部和当地村民,聚焦当地“精神高地、血防胜地、改革热地”的“三地经验”,在实践中汲取血防智慧,以青春力量助力血吸虫病防治事业。(通讯员 时节)

一、瞻仰血防历史,体悟 “战天斗地” 精神内核
         实践队首站来到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在红旗学院老师的讲解下,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蓝田宋村的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从 “一牛蹄踩出数百枚钉螺” 的严峻困境,到如今 “数千元悬赏一颗钉螺” 的防控成效,蓝田宋村用 “填旧沟、开新渠、灭钉螺” 的扎实行动,血防胜地蓝田宋家交出了血防的“绝佳答卷”。

图为实践队成员瞻仰《送瘟神》诗篇
         博览区内的一个个鲜活事例,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 “血防红旗” 的精神内涵:“屎医生” 李正兰坚持每日收集村民粪便化验,用细致坚守筑牢监测防线;徐祖礼先生潜心研究出 “九转灵丹” 药方,为治疗提供本土智慧;血吸虫病患者张国栋经治愈后成长为飞行员,诠释生命重生的希望;李俊九书记毅然提出 “两年灭螺” 目标,喊出 “百姓等不起了” 的担当誓言。这些事迹共同凝练出 “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的血防精神。实践队队长夏锦川表示:“血防精神值得被更多人铭记,这正是我们实践队的使命所在。”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中国血防红旗博览区
         参观尾声,老师提出的 “血防,防什么?为什么防?怎么防?” 三连问,引发队员们深入思索。结合所见所闻,队员们逐渐明晰:血防不仅是防控寄生虫病,更是守护人民健康与生命尊严;其核心是 “以人民为中心”,依靠科学方法与群众力量,构建长效防控体系。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加血防安全讲座

 二、对话两代干群,见证 “血防精神” 的时代延伸
图为实践队成员与当地村干部和老人的合影
         在蓝田宋家村村民委员会,实践队邀请当地村干部,围绕“做好消除血吸虫病工作,青年学生能做什么?”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宋书记强调,宣传是血吸虫防治的重点,“不能是流于形式的,应该是放在心上的”,肯定了此前实践队制作宣传单、深入街道、进行宣讲的活动 。年轻的徐干部也赞同道,进行乡村血吸虫病防治和做村干部的共通点在于“真心为民”,唯有扎根群众才能见效。宋书记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与人民智慧的重要性:从土埋灭螺法的偶然发现,到油菜花试验基地、粮食万亩示范基地的建立,再到宅基地改革的成功,“所有成就都离不开党的领导,青年要经得住考验与诱惑”,这种血防精神支撑起了宋家村实现了“从绝户村到富裕村”的涅槃重生。

图为宋书记、徐干部与实践队交流学习
         来自宋家村的一位80多岁老人,以亲身经历还原了当年血防攻坚的场景,生动的画卷随着老人的娓娓道来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国家免费治疗,干部以身作则带头灭螺,专家现场指导,百姓全员参与填沟埋螺……老人动情地说道:“是党拯救了宋家村,党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话宋接富老人
         行程结束后,实践队队员时节望着晚霞下的美丽蓝天村,他的思绪渐行渐远: 文字描述的“大肚子,面黄肌瘦”文字是苍白的,而现场照片和壁画让苦难更触目惊心。李俊久书记看不得百姓的苦难,他说“百姓等不起了”,七年太久,余江县只争朝夕,填旧沟,挖新沟,兴建水利,积极防治。正如村前人民高举三面旗帜的铜像所记载的,余江县在李书记的带领下,完成了“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两年消灭血吸虫”的伟大壮举,完美诠释了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的奋斗史诗!
图为实践队在村前人民高举三面旗帜的铜像前的合影

 三、青春担当:传承精神,助力健康中国
         此次实地考察中,实践队深刻领悟到蓝田宋村 “三地经验” 的核心价值:以血防精神为 “精神高地”,以防治成效为 “血防胜地”,以改革发展为 “改革热地”。师生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继续 “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以《健康中国 2030》规划为指引,探索基层健康需求,用真心办实事,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芒。
实践队的余江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回顾,更是一场精神洗礼。血防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将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