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四好建设”理念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实践探索,精准把握不同类型老旧社区的改造需求与治理脉搏,有效助力基层提升民生服务温度与社区宜居品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调研“四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于7月16日-17日深入踏访毛纺厂小区、榆林区区委家属院两大老旧社区,通过脚步丈量改造实况、倾听居民心声反馈,为优化“四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策略注入鲜活的现实注脚。
图为实践团考察小区实地情况。高静文供图
在对毛纺厂小区和榆阳区区委家属院的实地走访中,实践团观察到两处小区在空间布局上均呈现出公共活动区域有限的特点。毛纺厂小区楼栋排列紧密,公共空间分布相对局促。区委家属院虽分为多个分区,但同样缺乏集中的文化活动场所,居民日常休闲主要依赖于散步、闲谈以及小区内零散的健身器材。在居住群体方面,毛纺厂小区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多数居民在此长期生活,对社区环境熟悉且归属感较强。相比之下,区委家属院则展示了更为规范化的社区管理模式,实践团通过与安保人员的交流,详细了解了其日常安保流程、严格的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以及其他配套的管理措施与制度。
图为实践团采访榆林市毛纺厂小区居民。赵振杰供图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榆林区区委家属院居民。吴丹丹供图
本次实践调研中,成员们愈发清晰地认识到,唯有让技术规范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才能切实达成“四好建设”的目标。而这些源于实践的思考与感悟,也将为后续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推进提供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文本来源:刘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