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笔,科技为墨,草业学子若尔盖高原书写绿色答卷 八月的若尔盖高原,天高云阔,绿草如茵。在这片被誉为“黄河蓄水池”和“中华水塔”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热土上,“绿源逐梦行”实践团队圆满完成了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高原腹地,将课堂所学融入广袤草原,用脚步丈量大地,凭借专业知识探寻生态保护的奥秘,开展了一场富有成效的专业认知与生态守护之旅。
扎根高原:在实践一线锤炼专业本领实践团队满怀专业热忱,积极投身实地工作,成功克服高海拔环境的严峻挑战,深入若尔盖典型的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开展了全面而系统的科学考察。
在植被盖度与多样性调查方面,队员们运用样方法等专业技巧,对不同区域的草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植被盖度测量和植物种类识别记录,精准掌握了牧草的生长密度与群落结构,为建立基础生态本底数据提供了坚实支撑。
图1 植被盖度与多样性调查
土壤健康“把脉”:团队通过规范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着手分析土壤的理化性质,尤其对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及退化区域土壤结构进行重点评估,为深入理解草原健康状况提供关键支撑。
图2 草原土壤健康状况调查
草场退化现状诊断:通过融合遥感影像判读与地面实地踏勘,团队对若尔盖地区草场沙化及鼠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标记和程度评估,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的紧迫性与复杂性。
图3 草场退化现状诊断
服务乡土:在沟通桥梁中践行责任担当实践不仅限于科学研究,更是一次服务基层的宝贵经历。团队积极与当地草原工作站、牧民合作社及牧民家庭展开深入交流。
在科普宣讲方面,同学们结合实地调查的发现,精心准备了通俗易懂的科普材料,涵盖草原生态保护、科学轮牧、毒害草防控等内容。他们向牧民朋友详细讲解可持续放牧管理的重要性,成功搭建起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之间的沟通桥梁。
图4 扎西老师讲解保护故事
倾听民声,洞察现实关切:通过与牧民的深度访谈,团队切实了解到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遭遇的实际困难,以及对草原生态变化的直观感知,深刻领悟到草业科研在服务国家战略、惠及民生福祉方面所承载的重大意义。
图5 四川省若尔盖草原风光
此次若尔盖之行,既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更是对青春的锤炼。团队成员深有感触地说:“书本上的图表和数据,在踏上草原的那一刻变得栩栩如生。亲手测量每一株草,细致分析每一份土样,让我们对‘草业’二字所承载的生态责任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识。目睹部分退化的草场,更加坚定了我们学好专业知识、守护绿色家园的坚定决心。”另一位成员补充道:“与牧民的深入交流使我们明白,我们的研究必须扎根实地,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这次实践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技能,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职业认同的教育。”
意义深远:为美丽中国贡献草业青春力量本次赴若尔盖高原的社会实践,是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学院深化实践育人、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生动体现。活动成功地将专业认知教育、国情社情观察、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及科研能力初步训练有机结合。同学们在“世界屋脊”上经受住了严酷自然条件的考验,显著提升了解决复杂问题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强化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他们以青春的脚步丈量绿色国土,以专业的视角审视生态变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草业学子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定信念。他们的实践成果与成长感悟,必将为未来投身草业科研、管理和生态修复事业注入强大动力,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文字:周子欣 蔡炆娟
图片:朱越峰
排版:董越
终审:何昊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