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中国民航大学“冯如班”江西行: 把思政课写进红土地,让青春与共和国同频

    时间:2025-08-27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8月5日至11日,中国民航大学严实团校“冯如班”社会实践队23名师生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奔赴江西井冈山、南昌、瑞金三地,把课堂搬到历史现场,用脚步丈量信仰高度,完成了一堂跨越时空的“飞向祖国大地的思政课”。

图 1 实践队赴井冈山

井冈山:信仰在星火中升腾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在黄洋界保卫战旧址,师生们与马鞍山学院实践队联动,齐声朗诵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枪炮声虽已远去,但“我自岿然不动”的豪迈仍直击人心。

图 2 实践队与马鞍山学院实践队联动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茅坪八角楼,队员们透过泛黄史料、油渍马灯,回溯“农村包围城市”的艰难探索;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陈胜华教授把“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掰开揉碎讲给青年听。

图 3 实践队学习井冈山精神

三湾村的红色情景剧、八角楼下的“一分钟红色微课”,让历史从展柜走向指尖。“我们尝试用青年话语讲革命故事,让信仰‘触屏可及’。”队员柴子航说。

图 4 实践队于三湾村沉浸式学习

图 5实践队于龙江书院参观学习

南昌:于第一声枪响中叩问初心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下,青年们仰望浮雕、驻足凝望;纪念馆内,周恩来怀表、朱德手枪静静陈列,仿佛98年前划破夜空的枪声仍在回响。

“这些文物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革命先辈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在江西省美术馆,红色主题艺术展用雕塑与油画还原峥嵘岁月;在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队员们调研老街区“活态”转型,探寻革命精神融入城市更新的密码。

瑞金:共和国摇篮给出人民答案

从叶坪镇“一苏大”会址到红井旧址,从红军烈士纪念塔到中华苏维埃纪念园,瑞金的每片砖瓦都在诉说“人民政权为人民”的初心。

85师255团2连退伍老兵与研学中小学生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老兵的军礼与孩子的少先队礼隔空呼应;朱坊村、田坞村的田间地头,师生们与农户围坐,共话红色旅游如何撬动乡村振兴。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村民一句朴素的话,让队员石博晗瞬间“破防”:“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真实向往。”

学研讲传:让红色基因入更多青春

7天,600公里,23名师生,万余字调研笔记、数十余条“红色微课”、1份《井冈山精神青年读本》样书……实践队把“学、研、讲、传”四维协同做成闭环:

“把航空报国初心写进红土地,把井冈山精神带上蓝天。”带队教师成竹雅表示,这堂课的终点不是瑞金,而是交通强国的新航程,“冯如班”学员将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建设民航强国的青春动能。

投稿:中国民航大学严实团校“冯如班”社会实践队

(通信员:刘帅鑫)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