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探寻簪花技艺,传承文化薪火——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

    时间:2025-08-30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为深入挖掘传统工艺魅力,传承弘扬优秀文化,5月24日,团队奔赴扬州非遗珍宝馆开启“探寻簪花技艺,传承文化薪火”三下乡实践,后续还走进当地小学,以文化宣讲与手工体验,串联起古今传承脉络。
  
  珍宝馆现场:触摸簪花历史脉络
  
  活动首站,团队在扬州非遗珍宝馆聆听技艺传承人讲述簪花文化。从唐代初兴,到宋代“扬州人无贵贱皆簪花”的鼎盛,明清制作技艺的繁荣,再到近现代传承变迁,“四相簪花”故事里,北宋韩琦邀友共赏“金带围”芍药,四人簪花后皆登相位,成为扬州簪花文化生动注脚,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历史魅力。
  
  随后的多宝簪花制作体验,成员们从设计构思起步,依循“左手取花片、铜丝穿回孔、转动掐麻花”步骤,在铜丝穿梭、花片翻转间,从生疏到熟练,亲手赋予材料艺术生命,体悟传统工艺的精细与温度。
  
  小学课堂:播撒文化传承种子
  
  结束实践,团队走进当地小学。宣讲环节,成员们以童趣化语言,把簪花历史转化为一个个生动故事,搭配图片展示,带孩子们“穿越”唐宋,感受古人簪花的风雅。“小朋友们,看这‘四相簪花’,一朵芍药让四个人都当上宰相,厉害吧!这就是咱们古代簪花的魅力!”生动讲解让孩子们眼睛发亮,踊跃提问,对簪花文化充满好奇。
  
  手工体验时,团队成员化身为“小老师”,耐心指导孩子们制作简易簪花。从分发材料包,到一步步演示掐丝、组花,“铜丝要这样穿,花片才不会掉哟”“转动的时候轻轻的哦”温柔引导让孩子们专注投入。孩子们发挥创意,大胆尝试,虽手法稚嫩,却满是对传统工艺的热爱。看着亲手做出的作品,孩子们笑靥如花,纷纷表示“原来古代的簪花这么好玩,我要回家送给妈妈!”
  
  这次活动,不管是我们在非遗珍宝馆触摸历史,还是在小学传递文化,都让传统簪花‘活’了起来。于文化传承而言,青年实践架起桥梁,让古老技艺从博物馆走进校园、走向大众;对学生群体来讲,是课堂外的生动教育,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认同的种子,也让团队成员收获社会责任感。青春力量融入传承大局,期待簪花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持久的光彩。
  
  (图为5月24日,团队成员与非遗讲师合影留念。吕汶萱供图)
 
  
  (图为5月24日,团队成员赵琦的簪花材料包。赵琦供图)
 
  
  (图为6月5日,团队所宣讲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听主讲老师讲课。周瑛琦供图)
  
  通讯员:赵琦、吕汶萱、张婷婷、陈露、郭成、钱奕、眭秀文、阳忠锦璇、魏晟辉、谢文乐
  摄影:吕汶萱、赵琦、周瑛琦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