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学思探源实践小队一行前往四川省绵阳市羌族民俗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文化实践研学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讲解学习与深度访谈,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羌族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民俗文化,更深刻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深厚的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完成了一次思想与精神的双重洗礼。
深入羌博:在民俗记忆中触摸历史脉搏 绵阳市羌族民俗博物馆坐落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是集中展示羌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实践小队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依次参观了“羌源溯古”“羌寨风华”“羌绣云裳”“羌魂永续”等主题展厅。从古老的羌族碉楼建筑、精美的羌绣服饰,到庄重的释比文化和羌笛演奏,队员们沉浸于羌族人民千百年来与自然共生、与命运抗争的智慧与勇气中。
而最令队员们动容的,是博物馆中那些静静陈列却饱含力量的红色印记。展厅中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途经羌区时与当地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以及羌族儿女踊跃参加革命、支援红军的感人故事。透过这些实物与文献,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羌汉同胞如何携手并肩、共克时艰,用热血与信念书写下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
红色对话:在历史回响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博物馆的红色文化专题展区,小队成员特别围绕“羌区红色记忆”开展了深度学习和讨论。一段关于红军北上抗日途经羌寨时纪律严明、爱护群众的史实,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与初心使命;一则羌族青年毅然参加红军、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则让大家感受到理想信念跨越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以前我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多来源于书本,今天站在这些实物面前,听讲解员讲述羌族同胞如何用生命掩护红军伤员、如何用山歌传递革命信息,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人民就是江山’。”小队成员李同学在参观后感慨道。队员王同学也表示:“羌族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勇敢坚韧与红色精神中的团结奋斗、牺牲奉献一脉相承。这次参观让我意识到,红色文化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它就扎根在我们多民族国家的土壤中,鲜活而具体。”
思源致远:在实践感悟中强化使命担当 活动尾声,实践小队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以及当地羌文化研究者开展了座谈交流。队员们围绕“如何更好地挖掘、保护并传播羌族红色文化”“青年一代如何在文化传承中践行红色精神”等话题踊跃提问、畅谈感想。大家一致认为,红色文化是连接历史与未来、民族与国家的重要精神纽带,而羌族文化中的红色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
队长周同学在总结中表示:“这次羌博之行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政课。我们触摸的不仅是羌族的历史,更是中国革命的历史;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民俗的记忆,更是跨越时空的红色基因。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主动担起传播红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芒。”
学思探源实践小队此次羌族民俗博物馆之行,以脚步丈量历史,以心灵感悟文化,不仅深化了对羌族文化和红色基因的理解,更激发了队员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在实践中砥砺前行的决心。他们表示,将继续沿着红色足迹,深入更多文化现场,让学思践悟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通讯员:文基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