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西农青年赴眉县:为猕猴桃产业调研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通讯员:任芝衡、徐俊凯、门世龙、钟方鑫 蔡伸宇 照片拍摄:刘思成、王梓昂、汶沛州、张硕

  西农青年赴眉县:为猕猴桃产业调研献策,助力乡村振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的青年团队,带着对乡村产业的热忱奔赴陕西眉县,为猕猴桃产业发展展开“青春调研”!他们钻进眉县的猕猴桃种植村,和农户、合作社“唠”得热火朝天,把品种特性、种植技术、成本收益这些“干货”摸得门儿清;又扎进眉县的农贸市场、商超,用问卷和消费者“聊”偏好、探认知,精准捕捉市场需求。最后,大家凑在一起头脑风暴,为猕猴桃的宣传、销售出点子、想办法,量身打造优化方案,用专业和活力为眉县猕猴桃产业添动能,助力乡村振兴!

IMG_256

  图1 调研团队在猕猴桃产业园区前合影

  一、走进田间产业园,探寻猕猴桃种植的乡村密码

  为深入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调研团队赴陕西眉县,开展猕猴桃产业园及种植园专项调研活动,实地探寻当地猕猴桃种植的产业密码与乡村振兴实践逻辑。

  调研期间,团队首先进入眉县现代化猕猴桃产业园。成员围绕园区种植布局、设施配置展开系统观察,细致记录智能温控设施对藤蔓生长状态的影响,分析滴灌系统的管道排布与灌溉覆盖效率,结合专业知识对产业园的标准化种植模式、资源利用方案进行初步研判,深入理解现代化设施在提升猕猴桃种植品质与产量中的支撑作用。在农贸市场、商超调研,队员们化身“观察者 + 记录者”。观察消费者挑果时的眼神落点、询问时的关注焦点,把“甜不甜”“咋储存”这些日常问答,转化成市场需求数据。问卷里藏着消费偏好—— 年轻人爱便携小包装、注重“维C 之王”的健康标签;长辈们更关心性价比、口感醇厚度 。这些一手信息,为后续产业调整备好了“指南针”。

IMG_257

IMG_258

  图2与图3 农田里的猕猴桃 市场里售卖的猕猴桃

  随后,团队前往田间猕猴桃种植园,开展沉浸式调研。成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观察、样本比对等方式,重点研究“徐香”“翠香”等主流品种的果形特征、挂枝密度与生长周期差异;结合田间留存的修剪痕迹,分析农户在植株管理中的实操经验;同时,通过观察种植园周边配套设施与产销对接标识,梳理当地猕猴桃从种植到流通的产业链路,进一步明晰眉县依托猕猴桃种植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实践路径,为后续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扎实的实地依据。

IMG_259

IMG_260

  图4与图5 团队人员向果农提问题 参观猕猴桃博览园

  二、对话乡邻听心声,共话乡土发展新愿景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队员们走进猕猴桃园,与果农们开启了一场沾满泥土芬芳、浸着真情实感的交流。果农们满脸笑容,热情地分享着种植经验,从猕猴桃树的日常管护,到病虫害的防治技巧,再到“四改五提升”政策给果园带来的显著变化,都一一详细道来。对于队员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不同品种猕猴桃的生长特性差异、市场销售的渠道和价格波动等,果农们也都耐心解答,毫无保留。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果农们对这片土地和猕猴桃产业的深厚情感,也收集到了大量关于猕猴桃种植、销售的一手资料。这样的交流,不仅是知识与实践的碰撞,更是心与心的贴近——果农们掏出的是年复一年的经验,队员们带回的是带着温度的答案。

IMG_261

  图6 团队队员与当地居民真切交流

  三、献智乡村振兴路,以青年力量促产业共富

  眉县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缩影,更为青年群体施展才华、服务社会搭建了广阔平台。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我们带着“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初心奔赴眉县,深入果园摸清种植技术痛点,走进合作社剖析产销衔接堵点,走访农户倾听增收致富期盼,以专业的调研数据、精准的对策建议,为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注入青春智慧。将品种进行优化,将品牌进行升级,加强冷链物流,让人才续航。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在人才。眉县猕猴桃要实现从“特色产业”到“富民产业”的跨越,既需破解品种优化、品牌升级、冷链物流等发展难题,更离不开青年力量的持续赋能。未来,期待更多青年学子、返乡创业者扎根这片沃土,在技术研发中突破瓶颈,在电商助农中拓宽销路,在文旅融合中挖掘价值,让一颗颗“金果果”成为带动农户增收、推动村集体经济壮大的“致富引擎”,以青春担当奏响产业共富强音,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