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渔火小队”社会实践前期准备

    时间:2025-08-31     阅读:
    来源:烟台大学环境保护协会“渔火小队”
三下乡网 青岛 8月26日电(通讯员 刘烜宇 李笑语)
黄海之滨,暑意正浓,烟台大学环境保护协会“渔火小队”实践队一行九人走进黄岛渔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坛子网江豚逃生装置改进调研,用坚定的脚步践行环保理念,把青春的智慧融入青山碧海,7月20日顺利完成前期理论准备和模型制作工作。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农村部《2025年生态渔业行动计划》明确要求严控捕捞强度,推广生态渔具,淘汰“绝户网”等破坏性工具。改善网具,实现选择性捕捞是保护生态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坛子网是山东近岸海域应用较多的网具之一,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广泛应用于群众渔业。烟台大学环境保护协会“渔火小队”实践队聚焦坛子网存在误捕江豚致江豚死亡的问题,通过网目优化等技术改良手段,研究和推广江豚逃逸的友好型渔具,力求降低江豚误捕率,减少捕捞对水生态的冲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青年智慧方案。
7月20日“渔火小队”实践队抵达青岛市黄岛新区宅科村后,立即开启前期准备工作。实践队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集中学习了解了坛子网的历史发展、各部分功用、捕捞原理和存在的问题。实践队成员认真观看科普视频,详细记录要点,跟随老师的讲解,深入学习国内外关于坛子网误捕江豚后的逃逸装置设计,了解不同设计的利弊和效果,为装置改进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图为实践队成员学习理论知识 “渔火小队”实践队  李笑语 供图)
学习结束后,团队成员分为两组,分别开展手绘坛子网图纸和制作坛子网模型工作。一组成员根据所学坛子网的基础知识,运用铅笔和白纸,手绘坛子网的图纸,标注出坛子网各部分名称和功用,为之后实地调研采访渔民奠定基础。二组成员运用渔网、白线、筷子、泡沫板和热熔胶,分工合作,制作出坛子网的仿制模型,为之后实地调研中与渔民的沟通交流提供重要辅助。
 
(图为实践队成员手绘坛子网图纸 “渔火小队”实践队 李笑语 供图)
 
(图为实践队成员制作坛子网模型 “渔火小队”实践队 李笑语 供图)
两组成员完成之后,指导老师对作品进行了点评,成员们根据老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改进。随后,实践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地了解了宅科村的地形、道路分布和渔港布局,制定了具体详细的调研计划,确保实践工作顺利、高效的推进。
本次实践以坛子网改良为核心,紧密响应国家政策升级与农业农村部《2025年生态渔业行动计划》中“推广可持续渔具”的刚性需求,力争通过优化网目尺寸、加装隔档网等技术手段,显著提升坛子网对江豚的释放和阻挡效率,直接助力化解渔业活动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同时,项目希望推动传统渔具与现代环保理念融合,为退捕渔民提供绿色转型路径,响应“禁渔与民生保障协同”的政策导向。实践队成员将通过参与渔民访谈、水域效能考察,将环境工程与生态学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践行,为海洋经济带“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