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许多家庭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父母在外务工,儿童居家留守,千千万万个农村家庭,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关爱留守儿童,体现着人文关怀。实施一项良心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为了全方位关怀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缓解他们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造成的情感缺失,帮助他们在学习和心理健康方面得到一定的支持和关怀。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以切实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发挥学校在儿童成长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调动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6月28日,安徽理工大学“情暖留守安理行”实践团队奔赴淮南市安徽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活动,在这里为留守儿童画上精美的装造以及一切台下服务,为“小小表演家”的精彩演出,保驾护航,确保表演顺利完成,希望在这个夏天,给孩子们带来一个七彩的假期。在演出前的准备时间里,实践团队早早到达现场,根据不同的演出需要的妆造,为今天需要上台的小小表演家们画上精致的舞台妆,让孩子们自信、漂亮的上台,尽情展现自己。
图为团队成员在现场为孩子们化妆(拍摄者:张贤雅)
受邀观看此次演出的观众,不仅有留守儿童们,老师们,实践团队还邀请了附近的居民和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们来现场观看。为了容纳前来观看的观众以及使得观众有更好的观感,演出场地安排在了学校的大礼堂里,在演出前的一个小时里,观众们陆陆续续地到达了现场,因为礼堂面积较大,且来观看者人数较多,其中还有许多儿童,所以实践团队需要为到来的观众们安排好座位,维持现场秩序,确保观众都能快速地找到座位并坐下,避免现场发生拥堵和混乱,使演出的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图为团队成员在现场安排观众有序入场(拍摄者:张贤雅)
整个演出过程中有多支队伍会依次上台表演,在演出前已经决定好了各个队伍上台的秩序,为了在上支队伍下台,下支队伍上台的过程能够不相互干扰,有序进行,实践团队也需要为各个队伍安排好合适观众位置,并引导队伍有序的上下台表演。
图为团队成员为孩子们安排座位(拍摄者:张贤雅)
随着主持人清亮的报幕声,舞台上的小小表演家们身着彩色的演出服,踩着欢快的节拍翩翩起舞。“看到孩子们从羞涩躲闪到在舞台上尽情的展现自己,这是这次活动最珍贵的收获。孩子们得到了肯定,他们以后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敢于在舞台上去展现自己,会让大家看到他们更鲜活的一面。”在演出时一位幼儿园老师情不自禁地感叹着。“我家娃今天特别开心,昨天回家就特别兴奋地盼望着今天的演出,刚还说下次还要表演。”在演出结束团队成员指挥观众有序离开观众席时,一位老奶奶牵着孙女在经过成员身旁时高兴地说着。随着演出结束主持人的闭幕词,这场人人期待已久的演出落下了帷幕,这场特殊的演出,不仅仅是一次才艺展示,更是一次爱的传递。三下乡团队用陪伴和鼓励,让留守儿童在舞台上绽放光芒,也让这个夏天充满了成长的喜悦。
图为“小小表演家”正在舞台上演出(拍摄者:张贤雅)

图为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的合影(拍摄者:张贤雅)
从社会层面来看,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广泛的开展志愿活动,调动各个方面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家庭、政府、学校、社会力量等各方面共同织密关爱网,才能给留守儿童温馨的港湾、温暖的环境,为他们撑起一片天。“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凝聚各方合力以更加高效、温暖有爱的方式,给留守儿童以心灵的关怀、精神的慰藉,就能让他们一样拥有精彩的童年,在祖国大家庭里健康快乐成长。(安徽理工大学,“情暖留守安理行”实践团)